2016年8月17日星期三

戏剧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二)

王加华

另一方面, 演剧可以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营造一种社会氛围。据前所知, 义和团所请神的主要依据是戏剧小说。这些神灵, 或者是武艺高超, 如关公、赵云等, 或者是法术高强,如孙悟空、哪吒等。通过戏剧, 这些伟大人物都给普通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并使之对他们产生钦佩、羡慕之情。于是, 当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 民众自然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些伟大人物的力量, 以抵御困难。同时, 在这种戏剧分外流行的社会环境之下, 当某些人宣称获得神力的时候, 他们又很容易得到其他普通民众的信任与追随。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 就与人们普遍相信义和团神乎其神的宣传与行为有关, 而谣言流布又加强了人们的这种信任感。

义和团与伟大人物相联系的纽带是降神附体。降神附体在华北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 普通民众都十分熟悉。义和团在降神附体时, 需要先念咒语。咒语有多种, 如一咒云: “天灵灵, 地灵灵, 奉旨祖师来显灵, 一请唐僧猪八戒, 二请沙僧孙悟空, 三请二郎来显圣, 四请马超黄汉升, 五请济颠我佛祖, 六请江湖柳树精, 七请飞标黄三太, 八请前朝冷于冰, 九请华佗来治病, 十请拖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 率领天上十万神兵。”

{咒语念毕之后, 神灵便降临, 被降神者也就拥有了超人的威力。而若欲退之时, 则“向南三揖, 口称老师傅请回”, 于是“即复如常”, 拳法也尽忘,与被降神时判若两人。刀枪不入是降神附体后所获得的最大功效。对义和团团众来说, 他们遇到的最大危险莫过于西方人的火器。义和团恰巧宣扬降神附体可以使人刀枪不入, 能有效对付西人之火器, 并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演示, “随意举利刃自刺, 至于刃曲锋折, 而肤肉迄无少损”,这必然给人心理上以强烈的震撼, 都“惊以为神”}。

而对于那些降神附体的神灵, 普通民众虽然“平时将信将疑”, 但只要“一遇可以附会之端, 登时确信无疑”。基于此, 这种种“神迹”定然会使普通民众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鼓舞, 认为有了这些伟大人物的佑护, 真的能够刀枪不入。正如有人曾以蔑视的口气所言: “义和团既无组织, 更无训练, 惟能以神怪之说, 怯愚人恐惧之心而鼓其勇气耳。”

于是, 在西方国家步步进逼, 武器又十分先进的情况下, 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对付他们的
有效办法。“乡人以为得此异术可以不惧外洋,由是肆无忌惮”, 于是义和团运动也就在华北迅速蔓延开来, “始则一二处秘密学习, 继则遍及村庄, 纷纷设场, 忽而杨戬下山, 忽而大圣附体, 握拳顿足, 原同儿戏; 而乡民无知, 又以仇教之故, 恨敌之心, 皆视为得计,举国若”。正是在乡村戏剧铺垫好的社会背景下, 义和团运动由涓涓细流发展成滚滚洪流。



戏剧为什么会对义和团运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为此, 我们不得不考察当时义和团运动所处的那种社会大环境。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可以说戏剧是无时无地不在, 而就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地区———山东与河北来说, 又都是戏剧分外发达的地区。据潘光旦先生的统计, 以省为单位计算伶人的数量河北总是第一, 山东总是第五。

据解放后的资料统计,仅分布在山东省各地的戏剧剧种就有34 种之多, 相比较而言, 鲁西地区较山东其他地区剧种又更为繁多, 而这里正是义和团运动的最初发源地。

戏剧, 通过自身无比的魅力把广大民众吸引到他的周围, 又悄然把巨大的影响力施加到人们身上, 更何况有些义和团的领导人本身就是经常登台演剧者。

戏剧可以说是近代以前我国人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它语言朴实, 通俗易懂, 且贴进生活, 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广大普通民众来说, 由于常年累月的辛勤劳作, 平时少有闲暇, 也没有什么休闲娱乐的方式, 因而只要有看戏的机会, 他们总是会欣喜若狂、心驰神往。因此,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曾说: “戏剧可以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公共娱乐; 戏剧之于中国人, 好比运动之于英国人, 或斗牛之于西班牙人。”

可以说在中国大地上, 不论是大中小城镇, 还是偏僻的乡村, 几乎是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 就会有戏剧的演出。除演出地域范围极其广阔外, 就戏剧上演的场合来说, 也是多多, 迎神赛会要唱戏, 丧葬聚饮要唱戏,祭祀祖先要唱戏, 节日喜庆要唱戏。总之, 不论是喜是忧, 都会有戏剧的演出。戏剧的素材多种多样, 但比较说来, 中国传统戏剧的素材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历史题材, 二是神仙鬼怪, 三是才子佳人。相比较而言, 三者之中更容易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历史
题材与神仙鬼怪, 而这正是为什么义和团所请的神主主要是历史人物或神仙鬼怪的原因。可以说,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很少没有不被戏剧所采取的。在所有的历史题材中, 三国故事又占有极大的比重。

三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黄巾起义、赤壁之战等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 这段时间内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的风云人物也都一个个登上戏剧舞台, 尤其是那红脸的关羽, 粗爽的张飞, 浑身是胆的赵云,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武艺高超的马超等人更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与喜爱。

除三国外, 有关水泊梁山、杨家将等等为题材的戏剧, 或通过舞台, 或通过说书人之口, 也频频在舞台上上演。而就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的鲁西地区而言, 流行的戏剧剧种的内容更都以历史题材的武戏为主, 艺术表现风格上粗犷、豪迈。如山东梆子, 内容大多是反抗强暴势力、勇于斗争的武戏题材, 最著名的是“四大征”, 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雷振海征北》。

除历史题材外, 神仙鬼怪也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素材来源之一。在这其中, 又以两部传统神怪小说《西游记》与《封神榜》最为重要。

在戏剧这种分外流行的情况下, 其必然会对身处其中的广大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 一般人都会唱上几句, 如齐如山(河北高阳人) 在其回忆录中曾说: “吾乡有两句话说,有几个村子, 狗叫唤都有高腔味儿。”


其次,戏剧可起到教育的功能, 传播普及历史知识。普通劳苦大众由于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 因而也就对历史知之甚少, 而他们正可以通过戏剧舞台演出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一点, 正
如鲁迅先生曾在《马上支日记》中说过的:“我们国民的学问, 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虽是崇奉关岳的大人先生们, 倘问他们心目中这两位‘武圣”的仪表, 怕总不免是细着眼睛的红脸大汉和五绺长须的白面书生, 或者还穿着绣金的缎甲, 脊梁上还插着四张尖角旗。”

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 戏剧会对人的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甚至思想意识产生深刻影响。长期熏陶的结果, 使广大普通民众头脑中储存了丰富的戏剧因子。人们在待人接物、言谈交
际时, 往往在不经意间去模仿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话语、行为动作。此外, 戏剧舞台上那些英雄人物的忠肝义胆、英勇无畏及高强本领, 也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并进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深厚的崇拜之情。正如麦高温所言: “(历史剧) 不仅能够教育那些对历史大事件一无所知的人们, 又能够保持一种让世人对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民族英雄崇敬有加的社会风气。”

而对于那些神灵, 他们超人的本领则更是为广大人民所羡慕。因而, 处于这种社会背景之下, 义和团运动会在许多方面受到戏剧的影响就不足为怪了。正如民初人罗所言: “北人思想, 多
源于戏剧, 北剧最重神权, 每日必演一剧,《封神传》、《西游记》, 为最有力者也。故拳匪
神坛, 所奉梨山圣母、孙悟空等, 皆剧汇总常见者。愚民迷信神拳, 演此劫运, 盖酝酿百年
以来矣。”



戏剧对义和团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之所以会如此, 就是因为它可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社会氛围, 从而为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提供一种“叙述背景”。这种“背景”, 可以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产生“集体无意识”。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力量的存在, 但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去按照本已形成的模式去进行。即使有时通过法令的力量去禁止某种风气的蔓延,但你还是要在不知不觉中去遵循这种风气。就如同在太平天国起义中, 虽然“天朝”通过了诸多法令禁止戏剧、迎神赛会的举行, 但他们却还是在服饰或诸多仪式上不自觉中去模仿戏剧或迎神赛会。

在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过程中, 作为华北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提供了这种叙述背景。通过戏剧的形式,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神通广大的神灵被人们所熟悉。通过降神附体仪式, 一个被广大华北人民所熟悉的传统, 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这些伟大人物的力量。当拳民被某个神附体后,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与他们在戏台上所看到的人物的行为是一样的, 如各个拳手总是使用其附体神仙所使用的武器,受猪八戒附体的人甚至会用自己的鼻子拱来拱去。

通过降神附体并模仿这些神灵的行为,义和团员认为自己也就获得了神力。

当义和团员举着大旗, 身着彩服, 走在大街上时, 就如同在上演一出大戏。观众在看到这种景象时也会如同看戏时那样表现出一种热闹兴奋的场景。这种场景, 必然会创造出一种效应, 在此我们借用爱德华·汤普森的说法,即产生一种“戏台效应”。年轻人往往对这种热闹场面最感兴趣, 所以义和团的参加者主要是年轻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他们不相信真有所谓刀枪不入之说, 单是这种热闹的场面就足以把他们拉入义和团的阵营中去了。或许, 一开始, 他们只是因为热闹而加入到义和团中,“在诸儿辈, 不过一时嬉戏, 争奇斗捷,力欲见好, 社首呼之东则东, 呼之西则西, 浑浑噩噩, 一无所知”。


但是, 按照古斯塔夫·勒庞的观点, 一旦一个个体加入到某个群体中, 个人的“个性”就会被压制, 他就会情愿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 而在那种群情激昂气氛中的个人, 又会很容易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一种强烈的人多势众的感觉。

因而,在这种情形下, 即使一个懦弱之人, 也会突然觉着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从而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由是肆无忌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