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王西巡 来源: baidu
对于明清的军备大众常有误解,即火枪在军队中是难得一见的。这种误解大部分来源于影视剧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影视剧尤其是清宫戏中,大刀长矛弓箭成了清军的形象符。当然这也许是导演为了渲染武打气氛,或是注重权力斗争而忽视军事场面,或是不愿在道具上浪费资金。不过这样的军队形象实在惨不忍睹:持冷兵器搏杀却又不合常理地不穿戴盔甲,衣着如叫花子般实在比阿兹特克人先进不了多少。在传统观念上,近代中国因落后而挨打,大刀长矛抵挡不过洋枪洋炮。明清军队的这般形象倒是增添了不少悲壮色彩,无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收复雅克萨还是关天培血战虎门,都着重展现这种冷兵器对抗热兵器的悲壮,当然还有无奈——为什么中国人没枪?
其实,从乾隆年间到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火枪装备率大约为50%,不过大部分都是火绳枪。而这种火绳枪,早在1558年便大规模装备明朝军队了。
先就1558年之前的情况简要说说。南宋的时候就发明了突火枪,射程10米左右,威慑力远大于杀伤力,因而没有普及。自元代至明代中期,中国军队的火器有了很大发展,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永乐年间平定安南,缴获安南所造神机枪,予以仿制,并在1407年创建神机营,成为最早专门使用枪炮的独立部队。不过这些火器还很原始,枪炮不分,统称为“火铳”。这些火铳口径大小不一,点火及发射方式几乎没什么区别。但到了明代中期正德、嘉靖年间,情况发生了变化,火枪和火炮的界限由模糊开始变得清晰,二者的功能和用途也逐渐相互独立,并形成了类似西方的火器式样,而此时,正是西方殖民者来到中国之时。
一、明代火枪(公元1558——1644年)
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明军收复了被倭寇和葡萄牙殖民者占据的浙江双屿,缴获了一批铁炮(日式火绳枪)和善于制造铁炮的工匠。这批性能优良的火绳枪引起了明廷高层的重视,由马宪、李槐等人研究仿造并加以改进,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在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制成中国的第一批火绳枪。这批据称性能“比西蕃尤为精绝”的火绳枪有一万把,大部分装备给沿海的抗倭将士。
这些火绳枪被称为“鸟铳”。这么称呼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命中率高,“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武备志》),就是连林中的飞鸟也能击落;二是枪形好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三是扣动扳机击发时,龙头衔夹火绳叩向药池的动作好似小鸟啄水,故名“鸟铳”。鸟铳的装备对于明军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飞跃,由火门枪时代跨入了火绳枪时代。比起以往的火铳,鸟铳有诸多突破性的优点:1. 枪型更轻便,口径小,便于携带足够弹丸,且安装弯形枪托便持枪,配以扳机便于击发。以往的火铳基本上是圆筒状,发射是一手托住铳身,另一手手持火褶点燃,这样便难以瞄准且极其不适。而鸟铳则可一手托铳,另一手既能通过握住枪托从容瞄准,又能腾出手指来扣动扳机,保证了发射效果。2. 设有准星和照门,可以三点一线瞄准目标作精确打击,大大提高了命中率,而不像原来的火铳仅凭经验瞄准。3. 使用火绳枪机,扣动扳机即可发射,比以往的火铳像点爆竹般的点火方式要方便可靠得多,而且延时短。这是火绳枪不同于火门枪(火铳)的最大区别之处。鸟铳的装备使得明军的单兵火器打击能力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很快成为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
[图1 明代鸟铳]http://img3.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104_7396870.jpg
从本质上来说,鸟铳算不上中国土生土长的火器,而是外国舶来品。鸟铳源于葡萄牙火绳枪和日本铁炮。在1543年(日本天文12年)一艘葡萄牙商船来到日本萨摩南部的种子岛,他们携带的火绳枪引起了第十四代岛主“种子岛时尧”的兴趣,以重金买下两支。次年他派工匠向葡萄牙人学习造枪之法,依赖当地成熟的炼铁工艺,于1545年制成了日式火绳枪,名曰“铁炮”。铁炮比葡萄牙人的火绳枪工艺和性能更加优良,尾部加闭气螺栓解决了密封问题,射程和威力都有较大提高,因此很快应用于军阀间的混战。织田信长的三段击战术,标志着日本的火绳枪战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实早在正德年间,葡萄牙人便带着火绳枪来到中国,只是这些火绳枪是早期产品,性能不佳,因而没有引起明廷的兴趣。而随着倭寇的猖獗,铁炮作为侵略工具进入中国,最终被明朝军方制成鸟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戚家军很快将鸟铳手编入了鸳鸯阵,每小队增加了两名鸟铳手,配合各种冷兵器作战。戚继光在《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等著作中对鸟铳的使用、战术以及鸟铳手的训练等作了严格要求。佛朗机、虎蹲炮、鸟铳、快枪、火箭成了戚家军的标准火器配备。
鸟铳的外形及结构与同时期的西方火绳枪并无多大区别,只是西方火绳枪的火绳夹(明代称之为“龙头”)是由前向后击发,便于士兵顺手向前拖住火绳;鸟铳则是由后向前击发,火绳向后托,可能是为了防止火绳击向药池时火星溅向射手。
戚继光一手带出的江浙兵几乎是全国最善使火器的。平定倭乱后他来到北方,很快将鸟铳在北方发扬光大。他不仅训练骑兵使用这种操作复杂的火绳枪,还发明车阵战术,利用战车作掩护,佛朗机、鸟铳、三眼铳等火器按射程轮番发射形成持续密集的火力,对蒙古骑兵形成有效打击,使鞑靼、兀良哈不敢靠近边境。隆庆二年 (1568年)的一场战役中,戚继光率战车及数千铳骑大破兀良哈朵颜部,将火器、战车和骑兵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其威力。
以下是明代中后期军队的编制和火器装备。
(一) 步兵营的编制和火器装备:
步兵营辖3部,每部2司,每司4局,每局3旗,每旗3队,每队编步兵12名。每旗编旗总1名,队兵36名;每局编百总1名,官兵111名;每司编把总1 名,官兵448名;每部编干总1名,官兵898名;每营编将官1名,中军1名,火器把总1名,总计官兵2697,全营官兵2700人。其中作战士兵 2160人,军官和役夫、工匠等随军人员540人。
作战士兵有鸟铳手1080人,执冷兵器的“杀手”1080人(装备火箭6480支)。火绳枪手占作战人员的50%,占全营编制的40%,如果加上火箭,火器的使用比例超过50%。
(二)骑兵营的编制和火器装备:
编制等级及数额同步兵营,人员共2700名。其中鸟铳手432名,快枪手432名,炮手180名,携虎蹲炮60门,火器手占全营编制的38.7%。其虎蹲炮较轻便可以驮运,也可装备“马上佛朗机”作为骑兵炮。
(三)车营的编制和火器装备:
战斗人员2604人,加上随军杂役等共3109人,装备炮车128辆,军车17辆,配佛朗机炮256门,炮手768名,鸟铳手512名,火器手占全营编制的41%。
(四)辎重营的编制和火器装备:
辎重营按将官、千总、把总、百总、车正(车长)等级体制分管战车。每营将统2名千总,千总统2名把总,把总统4名百总,百总统5名车正,车正管车1辆,载佛郎机2门,编士兵20名。全营共编官兵1908名,总计有炮车80辆,佛郎机手480人(佛朗机炮160门),鸟铳手640人,火器手占全营编制的 58%。
据《练兵实纪杂集》称,创辎重营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运粮,支援部队作远距离追歼敌军。为了保证运粮的安全,全营装备160门佛朗机,640只鸟铳。同车营相比,佛朗机只少了96门,而鸟铳则多了128支。因此,辎重营的这些装备,既保证了运粮途中的安全,又能在到达战地后,迅速投入战斗,以火力支援其他部队作战,可以发挥其相当于三分之二个车营的战斗力。
——资料出自戚继光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文字参考《中国火器史》(王兆春著)
(五)明末孙承宗编练的车营:
全营编有步兵3200人,骑兵2400人,军官、车夫、杂役等1027人,共6627人。装备佛朗机256门,红夷、灭虏等火炮88门,鸟铳256支,三眼铳1728支。装备战车128辆,辎重车256辆。
可以发现孙承宗部队的鸟铳装备较少,单兵火器主要以三眼铳为主。这里介绍一下三眼铳。所谓三眼铳是为了弥补原始火铳的火力不足而将三个火铳扎在一起,成品字形,三个铳管以铁箍固定在木杆上。就发射原理上说,还属于比较落后的火门枪,射程和准确性远不及身为火绳枪的鸟铳。发射时用引火物点燃火门上的引火药即可。由于是三个火铳合并,所以可依次点燃连续发射,或是将三个铳的药室做通以便一次点火便可三管齐发,操作较为粗放。这样的发射方式类似于霰弹枪,有较强的火力,但这是以牺牲射程和精确度为代价的,发射后因装填困难而无法形成持续的火力。为此,当敌人冲上前而来不及再次射击时可将三眼铳作重锤使用敲击敌兵 (三个铁铳并在一起的重量是相当大的,完全可以胜任)。这种独家发明一直用到清代,由于射击精度太差最终被淘汰。
虽然戚继光兵书中所记载的明军火器装备很高(尤其是步兵营中的鸟铳装备率),但实际是否如此还不确定,也有可能这只是书中所定的装备计划,具体实施中未达到计划水平。2700名步兵中装备鸟铳(火绳枪)的有1080人,这个比例几乎超过了同时期的西方军队:《剑桥战争史》载1571年西班牙驻尼德兰军团共 7509人,其中军官450人,滑膛枪手596人,火绳枪手1505人,其余均为长矛手——大约2条火枪对5支长矛的比例。西班牙军队在16世纪流行的大方阵中以长矛手为主力火枪手居于四角。17世纪中期瑞典著名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的军队中火枪手和长矛手亦大致对半。古斯塔夫的这支军队横扫北欧,更令俄罗斯人闻风丧胆。
因此,对于戚继光兵书中所载的火器比例是否被落实仍需研究。而就实际情况来说,当时南方军队(特别是江浙兵)善使火器,尤其是鸟铳,但北方军队则对鸟铳不怎么青睐,他们更喜欢用三眼铳这种停留在西方14——15世纪类似手炮的技术水准的粗犷武器。北方多骑兵,使用三眼铳比较方便。骑兵们可在上马冲锋前放铳阻敌打乱对方阵型,然后执刀挺矛勇猛冲杀将敌歼灭。火器一经施放,在战斗中就无暇装填,士兵放完一枪后便基本不用,可以说这些火器仅起辅助作用(当然,对于后期引进的红夷炮之类的杀伤力巨大的火器则另当别论)。更让北兵难以忍受的是鸟铳的操作极其繁琐。鸟铳手除装备一杆鸟铳外,还有搠杖(西方称之为通条或送弹棍)一根、火药罐两个,一个装引火药,一个装发射药、火绳五根、药管三十个,铅弹三百发。作战时,先将适量粒状发射药倒入枪管,量太少则子弹打不远,多了则有炸膛的危险(因此事先将定量火药倒如若干药管中,战时直接取用);然后插入枪管把火药压均匀;装入铅弹一发,同样要插入通条把铅弹推至膛底压住发射药,以保证气密性;接着打开后面的火门盖,把粉末状引火药撒到药池上,再盖上药池上的火门盖;之后将火绳系在龙头上,绳子的另一端可绕在枪身上或用手托住。这时只要打开火门盖,扣动扳机,子弹便能射出。一根火绳可以多次击发不灭,但引火药的爆炸易使火绳弹出龙头而不得不重装。熟练完成以上步骤需要半分钟至一分钟时间,也就是说,鸟铳手每分钟只能放一至二枪。此外,骑兵使用鸟铳还有诸多限制。首先鸟铳的有效射程大约80至100米,越远精度越差。要在颠簸得马上瞄准射击是相当困难的,还不如三眼铳痛快;其次,马上风驰电掣,点燃的火绳很容易熄灭,而且药池中的引火药也容易撒出来。鸟铳属于滑膛枪,枪口向下时子弹易滑出,在平射时要相当注意(当时日本人的解决办法是在子弹上包上棉花,西方则是包布或加填充物)。如此种种限制,使得装备鸟铳的骑兵大多在马下放枪,马上则使用冷兵器,或者是如同西方龙骑兵那样的骑马步兵:作为步兵参加战斗,但行军机动时骑马以增加速度,只是缺少骑兵那样的马上作战技能。
尽管鸟铳有诸多缺陷(西方的火绳枪亦如此),但它仍大规模地装备部队并由火器专家改进甚至创新。这里不得不提到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其他种类的火枪。
(一)鲁密铳
由杰出火器研制家赵士桢所创,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罗姆苏丹国)所进贡的火绳枪。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重量大于之前的鸟铳,但射程(150米左右)、威力却大大高于后者。鲁密铳的扳机和机轨分别由钢片和铜片制成,如铜钱般厚。龙头(火绳夹)和机轨都安于枪把上,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一个长一寸多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龙头式枪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后能自行弹起。此外铳尾还装有钢刃,可倒转作斩马刀用。《武备志》中曰:“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图6 鲁密铳及其构件附件图(图片出自《中国火器史》)]http://img3.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103_7396870.jpg
(二)西洋铳
赵士桢所制欧式火绳枪,龙头反向安装,后设挡板防止击发时产生的气体伤及射手,总体构造与鲁密铳大致相同,但比鲁密铳轻巧。
(三)掣电铳
赵士桢所创,兼取火绳枪和佛朗机之长处,在火绳枪的基础上引入佛朗机的装填发射方式,即采用子铳:整枪附带数个子铳,子铳中事先装填好火药和铅弹,作战时将子铳放入枪膛,射毕后退出空子铳,将另一个装填好的子铳装入继续发射。这样大大加快了发射速度,而子铳则好似现代的将火药内置的子弹,击发后弹出弹壳。不过当时西方的火枪手用纸包弹药似乎更方便。
[图7 掣电铳及其分解图(图片出自《中国火器史》)]http://img2.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095_7396870.jpg
(四)迅雷铳
迅雷铳是赵士桢创造的多管火绳枪,吸收了鸟铳和三眼铳的优势,铳身上装五个铳管,每发一枪后转动72度发射另一管,五管均射毕后铳身前端可发射火球焚烧敌兵。铳管上配有圆牌作护盾用,射击时支撑铳身的斧子也可在射完后用来防卫。
不过未见到迅雷铳用于战场的记载。尽管这是杰出的发明,但也有作为火绳枪所克服不了的缺点。迅雷铳结构复杂,操作费时,在作战时难以短时间内排成战阵。而五个铳管射毕后重新装填又相当麻烦。由于有多种配件可用于作战(火铳、铳身内的火球、做支架用的斧子、铳管尾部的尖刺亦可用作长矛),士兵往往处在“选择超载”状态。因此,迅雷铳还难以投入战场,更难以成军。
(五)自生火铳
自生火铳是一种燧发枪,相对于火绳枪来说又是一大飞跃(如同火绳枪对火门枪的意义)。自生火铳是1635年(崇祯八年)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所造,以燧石枪机代替火绳枪机,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燧发枪。燧发枪以扳机通过弹簧带动击锤击向燧石片,通过与燧石片的急速磨擦产生火星引燃火药,因此不必像火绳枪那样,作战时拖着根长长的点燃着的火绳,雨天无法使用,在夜晚火绳的光亮还易暴露射手。此外,使用燧发枪便于警戒。火绳枪手无法在火绳点燃时长时间保持戒备,因为火绳一烧完就不能击发了;如果不点燃火绳警戒,则一遇到紧急情况再点燃火绳就来不及了。当然,戚继光也介绍了紧急时的处理,那就是不系上或点燃火绳,直接用引火物点燃药池中的火药,但这样就无法瞄准,只能在敌人距离非常近时才有效。在这些方面上使用燧发枪就方便多了,作战性能大大提高。可惜当时正值明末,关内农民军席卷南北关外皇太极虎视眈眈,而国库又空虚,自生火铳便没有上战场的记录了。而在清代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绳枪仍是中国军队的主角,燧发枪只有皇帝打猎时才能看到。
自生火铳的发明多少让人感到无奈,因为发明燧发枪我们比西方晚了上百年。不过当时西方士兵也不太喜欢用成本很高的燧发枪,它的子弹初速、弹道、射程等都不及同时代技术已相当成熟的火绳枪。要产生能摩擦燧石引燃火药的能量需要击锤以极大的速度和力量叩向燧石片,这样士兵要扣动扳机就需要相当大的力(也就是要克服相当大的弹簧力),力量过多集中于扣扳机的食指会干扰持枪的动作影响精度。直到燧发枪的技术成熟后,西方军队才淘汰了火绳枪。毕懋康的自生火铳应该也有诸多的缺点因而影响了它的推广。
二、明代后期火枪在战争中的应用
火绳枪的引进及装备对明朝军队来说是一大进步,不过从世界角度来说,火枪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替换冷兵器而独当一面。当时的枪械和现在的自动步枪、机枪等相比无法同日而语。而火器要发展,就要经受战争的考验,在战争中成长。对此就不得不提到明代后期的两场战争和明军的两大对手。一是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对手是装备先进日式火绳枪(铁炮)的日军;另一是明与后金(清)的战争,对手是只装备弓箭刀矛的八旗兵。前者明朝胜了,而后者却最终接替明朝建立了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
(一)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
抗倭援朝之战,朝鲜方面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日本方面称之为文禄(1592年)、庆长(1597年)之役。这是当时东亚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战争,作战各方几乎投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1592年,统一了全国的丰臣秀吉成了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开始做起了以朝鲜为踏板进而吞并中国、征服印度,让周边各国乃至西洋诸夷尊日本为宗主、向日本朝贡的美梦。为此,他把朝鲜作为第一个目标,并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聚集各大名、藩主的精锐部队30万人,五百艘战船,准备了足够支持近五十万大军的粮食,借口朝鲜拒绝向日本借道伐明,大举入侵朝鲜。此次直接参战的日军至少有15万,由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岛津义弘、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名将率领,并以九鬼嘉隆统领海军,迅速占领了釜山。
此时的李氏朝鲜已有两百年未动刀兵,朝政腐败,军备废弛。在训练有素如狼似虎又装备了火绳枪的日本正规军面前,朝鲜手持弓箭刀矛的20万官军土崩瓦解,汉城、平壤相继陷落,国王李昖逃到中朝边境的义州,恳请明朝让其举族内迁。
尽管爱国义兵到处袭击日军,尽管李舜臣以龟船打得九鬼嘉隆鼻青脸肿,日军在陆上仍进展神速。两个月间,朝鲜三都十八道几乎全部沦陷。此时大明朝廷已经意识到丰臣秀吉的目的, “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于是准备出兵助朝鲜复国。“我救朝鲜,非止为属国也。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不过朝廷似乎还未意识到,入侵者已不是当年在沿海哇哇怪叫尽让戚继光痛揍的倭寇,而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日本正规军。一支以骑兵为主的5000人的部队,在游击将军史儒和副总兵祖承训的率领下开入朝鲜。很快史儒和他的两千本部人马中埋伏而亡。接着祖承训率三千人马趁敌不备攻入平壤,这支骑兵部队以冷兵器为主,没有携带多少火器,结果在平壤城中遭到埋伏着的七百名日军火绳枪手的轮番密集射击,几乎全军覆没,祖承训突围保得性命。
朝廷这时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主战派及主和派站到了一起。公元1592年12月,万历皇帝命宋应昌为经略负责抗倭事宜,命李成梁长子陕西总兵李如松为提督,统帅4万大军入朝作战。
这4万军队的构成如下:
辽东骑兵1万;
宣府、大同骑兵8千;
保定、蓟镇步兵各5千 主要来自神机营,配有精良的火器;
川军1万 适于山地作战,因为朝鲜多山;
福建藤牌兵3千 这种一人多高的藤牌足以抵御火枪。在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收复雅克萨的战斗中,藤牌兵都立下大功。
【平壤攻防战】
1593年初,李如松通过假意和谈麻痹平壤守将小西行长,突然出击开至平壤城下。不明就里的小西行长还以为误会导致谈判破裂,但看到明朝大军云集,火炮已经架好,才意识到战斗已不可避免。平壤攻防战就此打响。
此战打得相当激烈。日军依托平壤城城墙及城外各堡垒的掩护,以火绳枪不断射击明军。主将李如松坐骑被击毙,副将李如柏(李成梁次子)头盔被击中,游击吴惟忠胸部中弹。明军的单兵火力不及日军,他们只有部分装备了与日军火绳枪相当的鸟铳,其他大多使用较原始的三眼铳、手铳。但是明军装备了数量众多的火炮,尤以虎蹲炮给与日军重大杀伤。日军的弱势在于他们几乎没有大炮,火器以火绳枪(铁炮)为主。日本国内缺铁,且军队为各封建主私有,无法充分调动一切资源统一制造。无论是武田家、织田家还是德川家,即使动员全部力量只能造出射程一二百米的小炮,因此火炮主要装备海军(即使如此,日本海军的火力还是弱得可怜),陆军仅装备火枪。显然排成密集阵型的日军没有意识到明军的火炮有多大威力,他们毫不躲避地被一片片轰倒,而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射程还不及明军火炮的十分之一。日军将领后藤加义在牡丹峰被击毙。激战中,急于雪耻的祖承训带领部队穿朝鲜军服打朝鲜旗号混在朝鲜军队中悄悄靠近南门,轻视朝鲜部队的日军并不在意,从容将兵力调往陷于恶战的北门,直到他们看到朝鲜部队中露出明军衣甲时,城下的明军和朝鲜军已经开火。平壤外围据点先后被拔除,北、西、南三面被围,眼看大势已去的小西行长率部向东突围,并在突围中遭受惨重损失。城外大友义曾率数千日军自风山前来支援但半途而返,据说是由于受到了从平壤方向传来的明军惊天动地之炮声的惊吓。此战拥有一万八千人的小西行长第一军团减员一万一千多人,其中在攻城战中被明军斩首1225级,在深夜突围时被明军截杀再斩首359 级,其余或伤、或逃、或溺、或被俘、或死于乱军者不计其数;而明军在攻城战中伤亡796人,整场战役前后共计伤亡1200余人。
此战获胜,在于明军充分发挥了火炮的优势,但在火枪方面,明军却不如日军。日军的大量装备了火绳枪,给明军重大杀伤。而明军仍是火门枪(三眼铳之类的火铳)和火绳枪(鸟铳)并用。明军的火器装备数量庞大但又种类繁杂,许多粗制滥造质量低劣。戚继光曾指出鸟铳质量不过关易炸膛,导致士兵不敢贴近瞄准;很多火枪射击数次便因枪管过热而无法使用。此外,明军的火枪战术与日军不同。明军火枪手主要依靠战车或工事的掩护,配合火炮予以杀伤,迟缓敌军尤其是骑兵的冲击。明军的火力主要通过不同的火器,从重炮、佛朗机、鸟铳、三眼铳、火箭等按照射程依次发射,各种火器难以独自形成持续的火力,往往齐射一次后火器手便把火器弃置一旁而拔刀参加肉搏。相比之下,日军则充分发挥了火绳枪的威力。他们使用各种阵式打法以维持火枪持续的梯次火力。织田信长发明的三段击最具代表性,火枪手分成三排:第一排瞄准射击,第二排待命准备,第三排装填弹药。第一排射击完后推至第三排,原先的第二、三排上前。如此这般火力持续不停,排枪之间连贯衔接,射击间隔大大缩短(单支火绳枪的射击间隔有半分钟到一分钟,而熟练使用三段击可使射击间隔缩短至十几秒)。著名的长蓧之战中,织田军以三千火绳枪手占据高地,在拒马栅的保护下以三段击射击,成功地阻击了精锐的武田骑兵,为联军全歼武田军起了决定作用。黑则明导演的《影子武士》便生动展现了这个战役。除三段击外,还有铃木重秀的铃木狙击法,一支火枪四人使用,分别装填、引火、发射,射击间隔比三段击更短。而日军的火绳枪质量也较明军鸟铳佳,日式铁炮多用锻造(由于日本缺铁的缘故),制造工艺精良,坚固耐用;明军的鸟铳制造则由朝廷安排,多采用铸造,枪管多砂眼,且管径不一,子弹也常常不合口径。再就士兵素质来说,日军士兵多为封建主的私家军队,训练有素、要求严格,并经过战国诸侯争霸的战争洗礼,战斗力极强。虽说各封建主割据一方、但在作战时相互配合有度。明朝的军事制度为卫所制,士兵们长期窝在各自划定的卫所内不得擅动。自洪武至万历两百年间,士兵们兵农混合在卫所中屯田耕种自给自足,而军官则一手遮天越发腐败,他们常常向士兵们许诺只要交多少银子就可免当月的军事训练。吃皇粮的士兵们却吃不饱,不得不从事第二职业以养家糊口。明军中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蓟辽一带经常与蒙古、女真作战的北兵,在四川、宁夏平乱的部队、在云南与强悍的土著军队作战的部队以及曾在浙江福建剿灭倭寇的部队,除此之外其它各地的军队战斗力相当有限。
【碧蹄馆之战】
1593年1月9日,明军收复平壤。大部队徐徐南下进逼日军重兵防守的王京(汉城,今韩国首都首尔)。而此时败退的小西行长已与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羽柴秀胜等部会合,总兵力超过了五万人。
副总兵查大受和朝鲜防御使高彦伯率3000骑兵南下侦查。24日,这支部队与日军加藤光泰部相遇。一场激战,斩日军600余人,盲目乐观的查大受率部追击,打算长驱直入拿下王京。
自平壤大捷后,轻敌情绪普遍弥漫于明朝军队中。而此时坐镇王京的宇喜多秀家已调集重兵准备围歼这支深入的孤军。
难以逃脱的查大受退至碧蹄馆固守待援,数万日军将此团团包围。危急之中,明军以战车结阵,阵外设置障碍物,士兵们依托坚固的战车以佛朗机、三眼铳、鸟铳狙击暴露在野外的密集日军。这是明军典型的打法,对日军来说却相当陌生。日军的火绳枪子弹打在覆有铁皮的偏厢车上叮当作响,而明军则通过车上的射击孔向车外的日军射击。日军大队轻骑兵、足轻被挡在车外难以靠近,但火绳枪手也依靠密集的火力打得明军抬不起头,无法阻止突围。激战一天,明军弹药所剩无几兵士死伤过半,虽然之后李如松率部分骑兵及私人卫队2000人前来支援并与查大受军会合,但数千军士仍难以解开小早川景隆以十倍重兵设下的重重包围。好在危急关头明将杨元率一千骑兵及时赶到,缺乏铁质盔甲保护日军在骑兵的冲杀下七零八落。小早川景隆误以为明军主力赶到,立刻撤军。解围之后查大受部已不满千人。
此战双方都打得相当艰难,一方面明军孤身被围,弹药不足,骑兵无法冲杀,但能依靠战车防御;一方面日军虽人数众多,但缺乏攻坚的火炮和冲击力强的骑兵、步兵们只能在铁炮手的掩护下以血肉之躯冲击车阵,战场一片惨烈。明军游击李有异阵亡,官兵伤亡2500余人,主帅李如松也差点死于日本忍者之手;日军阵亡将领有:久野重胜、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小野成幸、十时连久、安东常久、安东幸贞,他们大多是在乱军中寻求与明军将领单挑时分别被查大受、祖成训及李如柏、李如梅等人击毙,士兵的伤亡则超过了3000人(一说8000人)。
【第二次派兵援朝】
碧蹄馆之役后的日军逐渐失去了和明军对战的勇气,使得明军轻易包围了王京。但3万多人的明军以及不到1万的朝鲜军要攻克日军主力驻守的王京也决非易事。战事陷入了僵局。虽然明军烧毁了王京附近的龙山粮仓迫使日军撤出王京,但由来已久的腐败已开始影响明军,军饷、后勤、纪律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大大削弱了战斗力。双方都劳师在外且难以再战,于是便促成了之后那场闹剧般的和谈。
五月八日,明朝使团到达名古屋,闹剧开始。明朝派去的沈惟敬和日方的小西行长都是商人出生,二人相见恨晚,把外交当生意来谈,背着各自的主子瞒天过海私下定了条约。一方面沈惟敬“代表”明廷接受七条对明帝国及朝鲜王国皆丧权辱国的条件,小西行长也回报丰成秀吉说明廷已同意一切要求。另一方面沈惟敬伪造日本降表。之后小西如安前往北京与兵部尚书石星会谈,早已和小西行长达成默契的小西如安大玩文字游戏,让明廷误以为日本真的服输拜倒在天朝脚下。于是,蒙在鼓里的万历皇帝于1596年稀里糊涂地册封丰成秀吉为日本国王。
这真是开了个国际玩笑。万历皇帝显然不知道日本还有个天皇(沈惟敬当然知道,因为条款中有一项是大明公主嫁给日本天皇当皇后);而本以为明朝会向日本称臣进贡的丰臣秀吉也暴跳如雷,说:“不是明帝乞和封我为大明皇帝吗?日本国,我欲王则王,何待明虏之封?”历时两年的和谈就这样破裂了。沈惟敬欺君卖国掉了脑袋,而乱放鸽子的小西行长也差点被丰臣秀吉给宰了。不久朝鲜半岛的战火便再度燃起。
此时曾立下汗马功劳的李舜臣已被朝鲜王廷解职,日本海军在九鬼嘉隆的率领下轻而易举地歼灭了朝鲜海军,之后日本海路大军共14万人大举入侵朝鲜。明朝再度派兵如朝。此时李如松正忙于北方防务(后来不幸阵亡),明廷派总督邢玠率军支援驻朝明军,两路大军人数总计有7万(日本史料中认为是14万)。此次明军装备了大量的鸟铳与日军的铁炮抗衡,众多身为戚家军后裔的江浙兵被投入战场,他们均以使用火器见长。但明军最高军事长官经略杨镐则是个好大喜功善使手段的人,之后明军败于蔚山及二十多年后的萨尔浒大战明军惨败,他都负有主要责任。
1597年7月,日军分左右两路展开攻势。不久由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率领的左路军连克数州,包围南原。明军副总兵杨元率3000骑兵和朝鲜全罗道兵史李福男率3000朝鲜军困守南原。在近十倍于己的日军围攻下,弹尽粮绝的联军被迫突围,大部战死。加藤清正率日本右路军攻克全州、金州等地、进逼王京。朝鲜局势再度危急。
不久明朝各路援军抵达王京巩固城防。副总兵解生在稷山与黑田长政、伊达政宗的第三军团遭遇。一场激战,明军充分发挥了骑兵和三眼铳的优势,在朝鲜军的鼎力协助下大败日军。另外彭友德也率联军在青山击败日军,大大缓解了王京的危局。
终于被复职的李舜臣率朝鲜残余舰船12艘在鸣梁海战中击溃了133艘日军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日本的补给线面临被全面切断的危险,陆上日军被迫放弃攻打王京的计划,向南撤退,修筑工事固守以待反扑。
在此大好局势下,爱出风头的杨镐集中3万多明军及7千朝鲜军围攻加藤清正固守的蔚山。各路兵马顶着日军雨点般的火绳枪子弹冒死突击,江浙、福建的步兵举着火枪子弹难以击穿的滕牌前进。就快大功告成之际,进攻停顿,接着由于锐气丧失而久攻不下。随着大批敌军来援,联军仓皇撤退,蒙受了重大损失。
关于进攻停顿的原因,一说杨镐打起小算盘想要送李如梅人情让他立头功,而李如梅的骑兵不善于攻打坚固要塞;另一说是游击茅国器不愿居功自行退兵。但最后撤退时组织不当造成大溃败,身为主帅的杨镐不得不负责任。不久他便被押回北京蹲了大狱。
蔚山一战,联军损失近两万人,但日军也损失了一万人,无力再战,只能勉强固守沿海要塞。联军再度发起泗川战役,为便于攻城,明军调来大批重炮,摧毁了大批工事,轰得岛津义弘灰头土脸。眼看即将成功,明军的一门大炮炸膛引发火药库连环爆炸,岛津义弘趁乱杀出,联军功败垂成。
虽然联军败于蔚山、泗川,但明朝兵力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大军可整装再战。日军龟缩于沿海要塞中,海上有李舜臣还有陈璘所率的明朝水师,陆上有义兵,补给越来越困难。几乎动员了日本全国的力量,激战数年仍无法得胜,丰臣秀吉最终郁闷而死。日军接到撤退的命令并争取“最体面的议和”。
明军和朝鲜军开始追击,李舜臣和明朝派来的水师也在海上阻敌归路以求围歼。终于,在1598年11月12日,联军与被围的日军在露梁海面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海上决战,参战双方各投入数百艘战船。最终联军大获全胜,日军被歼一万五千余人,第五军团几乎全军覆没。而朝鲜的大功臣李舜臣和明朝水师将领邓子龙都牺牲了。
日军残余舰队退回日本,留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也相继被消灭。历时七年的抗日援朝之战终于取得伟大的胜利。
对明军和日军的火枪运用作简单总结。日军在野战中以三段击等战术给明军和朝鲜军造成相当大的麻烦,防守时依托要塞、工事也给对方造成重大伤亡。从这点上来说日军的火枪战术运用得比明军要成熟。不过明军依靠大炮使日军苦心经营的要塞工事土崩瓦解。对明军来说,他们无法像日军那样只凭借火绳枪,也无法向日军那样形成持续密集的火力。明军的火器种类繁多,作战时火绳枪还是起辅助作用,以虎蹲炮、佛朗机、鸟铳、三眼铳、火箭等相互配合依次发射。在火力的持续及密集上,往往依靠把几个火铳并在一起像三眼铳那样以牺牲射程和精度为代价增加火力。一次射击后,火力便难以维继。不过大炮在明军中毕竟是主流火器,火绳枪、火铳之类的对战争起的作用往往不及大炮。此外,在援朝战争中,火枪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日军的失败主要还是非正义的跨海远征,且国力有限后援不继所造成。
不得不说这是明军的大胜,但当二十几年后面对以冷兵器武装的后金军队,明军就没有昔日那么风光了。
(二)明与后金(清)的战争
进入十七世纪的明王朝已不再有洪武、永乐时的辉煌了。早在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王朝就已开始走下坡路。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党同伐异、厂卫特务机构的猖獗,尤其是全国近半数的可耕之田竟为皇亲国戚所有,朝廷每年拨巨款养这些人,国库已难以维系。尽管在不少方面明王朝仍迈着积极前进的步伐,西方近代科技的引入、火器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文化的灿烂,但这些难以挽回政治上的颓势。明末的军队,虽然大规模装备了先进的火器,虽然在朝鲜教训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但卫所制度陈旧弊陋,且重文轻武,以文官来指挥军队,武将的军事才能难以发挥,加上不良的政治环境,军队难以革除长期以来积累的种种弊病。不要忘了嘉靖年间在乌合之众般的倭寇面前明朝的官军竟如此不堪一击。曾给大明王朝带来希望的张居正、戚继光等人孤独地逝去。而万历援朝的胜利,只能成为明军最后的辉煌。
此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火药武器蓬勃发展,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热兵器最终替代冷兵器成为主流这个趋势已逐渐明朗。而很难令人想象,正是这样广泛使用热兵器的明军竟然败在刚走出奴隶社会还是清一色冷兵器装备的后金军队,而且都是噩梦一般的惨败,换来一个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萨尔浒大战】
当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相继攻陷抚顺、清河后,朝野震惊。怒不可遏的万历皇帝调兵遣将,兵发辽东,打算一举平定后金。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廷以杨镐为经略,统帅各地调集的兵马八万八千人,会合叶赫部及朝鲜军队两万余人,号称四十七万,兵分四路,浩浩荡荡杀向后金老巢赫图阿拉。
明朝的军队组成如下: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各发精骑一万,共约三万人;
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处精骑,共约两万五千人;
川广、山陕、两直,各发步骑兵五七千不等,共约两万人;
浙江步兵四千;
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共约七千人。
军队共分四路:
西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所率,自沈阳出抚顺,约三万人,这一路是主力;
北路:由原开原总兵马林所率;
东路:由曾参加援朝战争的川将刘綎所率,出宽甸;
南路:由李成梁次子李如柏所率,出清河;
此外,还有海西女真的叶赫部出兵一万;朝鲜出兵一万三千人,由姜弘立、金景瑞统帅,配合明军作战。
后金则集中了八旗所有人马共六万人,可以说建州女真已全民皆兵。八旗军队除努尔哈赤统帅外,还有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敏等各旗旗主指挥。
[图13 萨尔浒之战地图]http://img5.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135_7396870.jpg
按照杨镐的计划,四路大军分进合击,东路军声东击西诱敌主力,西路军从背后发动进攻,然后四路人马围歼后金主力,一举攻下赫图阿拉。但杨镐毕竟是文官,四路大军能否按时到达,相互之间如何配合,这些都未妥善处理。结果四路兵马未完成同时合击的任务,各路进军时间出现大间隙,成了四路孤军,被努尔哈赤抓住时间差以优势兵力分别歼灭。
当时杜松的西路军进展最快,已抵达浑河,围攻界凡寨。而努尔哈赤已识破了明军的作战意图,他判断出明军的主力在西北面,而不是东路的刘铤部。但杜松并没有意识到八旗主力正在逼近,他把部队一分为二:两万人在萨尔浒山下扎营,自己率一万人渡浑河攻打界凡。界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明军在吉林崖下毫无进展。这时,努尔哈赤率主力到达,攻打萨尔浒山下的两万明军。明军发射各种火器抵御,但阵营很快就被不计死伤的后金骑兵冲垮,接着就是一边倒的屠杀,总兵王宣、赵梦璘阵亡,士兵死伤殆尽。接着后金军渡河攻打杜松的一万明军,这支军队在两面夹击之下也很快被消灭。杜松力战而亡,西路军全军覆没。
此时其它三路军之间的衔接已脱节,各军独自挺进,进军速度各不相同,且对西路军覆没毫不知晓。可以说,后金对明军的战略部署了如指掌,而明军却对后金的军事动向一无所知,他们实际上已从主动转为别动。努尔哈赤没有停歇,立刻北上迎击即将到达的北路军。双方在尚间崖相遇后,北路军主将马林将部队一分为三,由自己和潘宗颜、龚念遂分别节制,以犄角之势相互支援。这样分兵反而方便对方各个击破。龚念遂所部明军在阵外挖了数道壕沟,沟外布列火器、战车,此外还有骑兵保护侧翼。后金骑兵持续冲锋,遭到明军各种火炮火枪的密集火力拦截,但冲锋数次后,明军火力衰弱,后金军便冲入明军阵中,紧接着又是一边倒的大屠杀,明军步兵在后金铁骑面前不堪一击。之后马林前来驰援,仍然难以抵后金如潮的攻势,马林率少数残兵逃回开原。最后潘宗颜部被围斐芬山,明军以战车掩护,用火炮火枪射击山下的后金军。但这些火炮火枪并未挽救他们的命运,随着部队弹尽援绝,大批八旗兵蜂拥而上,潘宗颜及所部官兵全部阵亡。自此北路军重演杜松部之惨剧,全军覆没。前来回合的叶赫部盟军得知明军败报,及时撤退,才避免了被歼的命运。
[图14 明代佛朗机]http://img2.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097_7396870.jpg
大胜后的努尔哈赤很快获知了东路军的动向,派代善、皇太极等人迎击。大军开至阿布达里岗与刘綎会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刘綎设下鹿角枪炮,八旗兵中弹者甚众,攻势受阻。于是皇太极率兵攀上阿布达里岗,向下冲杀。明军腹背受敌,将门出身的刘綎仍顽强作战,最终身背数创而亡。东路军另一部数千人由游击康应乾所率,并有朝鲜军一万三千人在富察扎营,遭到后金的集中攻击。明军和朝鲜军装备了大量的火枪,他们以枪炮列阵布防,但还是被八旗兵冲破防线。康应乾部率先被击溃。姜弘立所率的朝鲜军虽有上万人众且有大批鸟枪,但战斗力不强且作战意志薄弱,见势不妙,便全军投降。
[图15 明代佛朗机实物图]http://img2.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098_7396870.jpg
三路大军迅速而又彻底的覆没让杨镐大惊失色,他急忙让李如柏所率的南路军撤退,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混乱之中又死伤了千余人,这支两万人的部队总算保住了。
至此,萨尔浒大战结束。此战明军损失将官310余人,很多将领如刘綎、王宣等都是朝廷出色的将才;士兵阵亡45800余人;损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大小火器两万余件。后金方面自称只阵亡200余人,虽然夸张,但损失远小于明军却是肯定的。
明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的军事制度、主帅的战略安排等等都有问题,网上分析的文章很多,在此不多说了。明军对后金的优势,一是总兵力多于后金,但一分再分之后优势便荡然无存;另一是武器,明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主要有佛朗机、三眼铳、鸟枪(鸟铳之类的单管火绳枪的统称)等。但明军士兵的战斗力远不及自小精于弓马骑射的八旗兵,加上战略指挥上的种种失误最终遭致惨败。
《清实录》中绘有萨尔浒大战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右方明军的这些热兵器装备。明军第一排为三眼铳,阵中有两个鸟枪手在牌刀手及长枪手的掩护下作精准射击;第二排大部分为待机的鸟枪手,两旁有执冷兵器的士兵保护。为何这样的装备战阵会被后金军轻而易举地突破,显得不堪一击?热兵器的优势在骑射面前荡然无存?之后会从火器及战术角度予以说明。
[图16 《清实录》中所绘萨尔浒之战场景]http://img3.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125_7396870.jpg
萨尔浒大战之后,后金在辽东由守势转入了攻势,他们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给明军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噩梦。明军此种颓势,直到袁崇焕的出现才得以终止。
【萨尔浒之战后的局势及宁远之战】
后金籍萨尔浒大胜之威,大举攻掠辽东。开原、铁岭等要地先后陷落,建州的老冤家叶赫部也被攻灭。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进攻沈阳和辽阳。可怜有勇有谋的熊廷弼苦心经营的辽沈防线依然告破。守卫辽沈的明军均是被诱出城外,在野战中被歼灭,从中可以看出明军野战能力和八旗兵的差距。疏于训练的明军其作战素质显然不及长期征战的后金军,而明军在这种劣势下不得不依靠火器之力,只是他们在火器上的操练也未必充分和严格。《清实录》中同样绘有后金军攻打辽阳的情形,图中明军在护城河后城墙下架设佛朗机、鸟枪,明军的鸟枪都附上了枪叉,可架在工事上射击。但在后金军如潮般的攻势下,明军士兵往往放了不过一两枪就让对方冲到阵前,接着被轻而易举地消灭。明军混乱而稀疏的火力在八旗骑兵精准而密集的箭雨中灰飞烟灭,明军的火器带给八旗兵的不是恐惧,而是日后对火器的长期偏见和轻视,而中国和西方的火器差距由此越拉越大。
[图17 《清实录》中所绘辽阳之战]http://img3.tianyablog.com/photo/2007/3/20/2952127_7396870.jpg
当然,后金对明军的火器也并非视而不见。为了对付火器,八旗兵使用了楯车。这种楯车为木制,人力推行,车前附有生牛皮或铁皮,可以有效地抵挡明军火枪子弹和弓箭,士兵则在挡板后用弓箭甚至火枪向外射击。这些楯车在攻城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明军束手无策。但在袁崇焕的红夷大炮面前,楯车便不堪一击了。
天启六年(1626年),已占领辽河流域的后金大举进攻辽西地区。熊廷弼和孙承宗的继任者高第畏惧八旗兵锋撤防退入山海关,辽西地区只有宁远守将袁崇焕誓死不退,成为努尔哈赤的攻击对象。在十三万后金大军(也有说五、六万)的围攻之下,文官背景的袁崇焕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他改变以往明军野外迎战八旗兵的传统,坚壁清野固守城池。此战袁崇焕的王牌武器不是各类火枪也不是佛朗机,而是新引进的红夷大炮。红夷是明人对荷兰人的蔑称,但事实上明廷购进的大部分红夷炮由葡萄牙人制造。欧洲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为了获得在中国传教的许可,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科技交流,其中火器令明廷颇感兴趣。徐光启自澳门购进多门西洋火炮和步枪装备军队,并招募葡萄牙人教习明军操炮之术,不久便能仿制并量产。此时山海关外的明军已经拥有了全国最精良的装备。十七世纪起佛朗机在明军中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因为佛朗机射程近(大约500米),威力小。有观点认为佛朗机严格意义上算不上是火炮,只能算作大口径火枪。面对密集而迅速的后金骑兵,佛朗机往往力不从心。此时红夷大炮的装备解决了以上问题,这种火炮射程远、威力大,精度准,并且使用开花弹,对后金骑兵的轰击能带来巨大杀伤效果。依照“凭坚城,用大炮”的作战方针,明军不断轰击后金密集的攻城部队,致使后金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中炮受伤。后金军惨败,被迫撤军。
宁远之战明军大捷,赖于袁崇焕的正确布防与指挥。此战明军充分发挥了重炮的优势,依靠坚固的城防避免与后金军打野战。而后金军自萨尔浒以来连战皆胜,骄傲轻敌,对明军西洋大炮的威力也估计不足,以骑兵攻坚城,野战冲杀的优势无法发挥。《清实录》中所绘的宁远之战,八旗兵以楯车作掩护,仍然挡不住威力巨大的火炮。图中可以看出已有少量八旗兵装备了火枪,他们躲在楯车后面向城上明军射击。八旗兵的火枪应该出自于明军的鸟枪,可见他们并非完全排斥火器。不过此时后金军还没有制造火炮的能力,因此在攻城战中显得相当被动。
宁远之战后不久,饱受战败郁闷的努尔哈赤伤势恶化而死,他的继任者皇太极于1627年再度进攻辽西。袁崇焕不负期望战胜了皇太极取得宁锦大捷,并在宁远城外凭借城上大炮的掩护于野战中击退后金军。对此,皇太极不得不在崇祯二年(1629年)攻打北京时施反间计,借崇祯之手除掉了袁崇焕。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族。此时清廷内部政局稳定,清兵向南攻打朝鲜断明朝外援,向西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向北收服黑龙江流域各部族。随着清军不断攻掠直隶、山东等地,加上明将孔有德等人携大批精良火器投降清廷,清军已能铸造威力不亚于明军的火炮,并设立重军(即炮兵),将仿造的红夷炮称之为“红衣大炮”。清军在火器上的绝对劣势已不复存在,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相继建立。而此时的明朝已山河日下,国库空虚,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明廷在关外更加捉襟见肘。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松锦大战,13万明军全军覆没,洪承畴、祖大受投降清廷,山海关外尽为清军占领,明廷再也无力出关与清军作战。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接着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兵占领了北京,并逐步扫清江南的南明势力。随着明朝的彻底灭亡,取而代之的清朝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明军火枪难敌八旗骑射之浅析】
拥有大量枪炮的明军敌不过冷兵器的八旗军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重文轻武的思想,卫所制度的陈腐,士兵素质低下,朝政腐败等等,都是导致军队战斗力弱,火器的有限威力无法弥补而终究难敌八旗军队的主要因素。以上因素网上均有大量详解。这里仅就火枪及其战术角度予以分析。
明代枪械尚处火器发展的初级阶段,无法完全替代冷兵器。同时期的欧洲火器亦如此。当时的火枪性能与威力远逊于现代的自动步枪,和19世纪的毛瑟枪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对于明军来说,这些火枪在满洲八旗的弓箭面前毫无优势。同时期的西方火枪队也很难抵挡八旗的铁骑洪流。
且不说明军的火器手尚未全数装备火绳枪,大量士兵还在使用笨重原始的三眼铳、神铳、快枪甚至永乐手铳,单就火绳枪而言(鸟铳/鸟枪),其弱点十分明显。明代的鸟枪射程约100米左右,在几十米的距离上足可击穿铁盾铁甲,但超过一百米威力则明显减弱,甚至不及复合弓。日军大量使用火绳枪(铁炮)作为远射兵器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弓箭射程近威力小,加上日本缺铁,士兵防御较弱且缺乏重骑兵。中国的情况则不一样,一方面满清士兵弓马娴熟,其铁骑无论是弓箭使用、冲击力还是护甲都较好,明军一次火枪齐射无法全部命中,命中的也往往不致命,而换来的却是八旗兵数波密集的箭雨。
即使有一支全部装备火绳枪的步兵队伍,在野战中遭遇八旗骑兵的冲击,其命运也令人堪忧。就算这支火枪部队纪律严明,并且及时展开阵型,但是火绳枪的射程不过100米,如果他们为有大炮支援,那么百米开外的大批骑兵冲到明军阵前不过几秒钟的功夫,而这几秒钟明军能放几次排枪?即使明军能娴熟运用三段击等战术,也不过齐射一轮,还没等第二排火枪兵上前,八旗兵就已冲到面前,接着就是一边倒的大屠杀。其实八旗兵在冲到一半距离就可以放箭将明军的阵列打乱。目睹百米开外黑压压的骑兵潮水般地向自己冲来,火枪手们心里的压力及恐惧是极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火枪手会在繁杂的火器操作中频频失误。火枪兵的威力在于其猛烈的齐射以及火力的有序衔接,士兵整齐划一的行动至关重要。如果发生混乱,火枪手们各顾各地零乱射击将会对全军带来灾难性后果。这些混乱很容易发生,而明军士兵的素质低下常常会在一枪未放的情况下就溃散了。此外,由于火枪发射时的巨响,火枪手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枪是否响了、子弹是否射出,这样的话他们误以为子弹已射出而继续装填,导致枪管被卡住。事实上直到十九世纪使用燧发枪和击发枪的西方军队也经常犯这种错误。另外明军火枪质量低劣,士兵们常害怕炸膛而不敢从容瞄准,火药也不敢放足,这样火枪的射程和威力就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射程和威力,必须使子弹紧压住火药,且填满整个管径保证气密性。西方的解决方法是在装入子弹后再往枪管内塞填充物把子弹压在膛底,并可防止子弹滑出管外。明军方面似乎没有相关措施的记载,这也是明军的火枪运用不及西方的一个方面。另一个缺陷是火枪多次射击后便因枪管过热而无法使用,明军的很多火枪往往支持不了长时间作战。此外火绳也很容易久燃尽,那时只能撕下自己的衣服凑合当火绳用了。
由于火枪的种种缺陷,火枪手们不得不依靠持冷兵器士兵的保护,并由火炮来掩护。明军的火枪手大多依靠城防随大炮共同射击,大炮的作用似乎远大于火枪。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战术应该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说明军尚不成熟的火枪对持冷兵器的满清骑兵并无优势可言,而八旗兵自小精习弓马骑射,战斗素质高于明军士兵。满洲骑兵很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部队,军事素质很不过硬的明军敌不过他们是不言而喻的。
在西方,尽管火枪成为军队中必不可少的装备,但冷兵器仍必不可缺。火枪手在长矛兵的保护下才能发挥作用。而弓箭在十六世纪仍有一定市场,弓箭手的作战能力甚至还强于火枪兵。西方使用火枪手主要是因为训练一个火枪手的成本远小于弓箭手。一个火枪手训练月余便能上战场,不到几年就能练成神枪手,而训练弓箭手的时间几乎十倍于火枪手,小国寡民的欧洲封建主不得不通过以火枪武装自己有限的军队。当然,这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一个地位卑微的农民可以用火枪轻而易举地杀死头顶诸多高贵光环的贵族骑士,封建制便在这种冲击下覆灭了。
于是,当明朝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组织一支又一支弓箭手部队并且出于统治需要严格控制火器在全国尤其是民间的推广时,当满清自小精于骑射而无须为训练精锐弓箭手而操心时,欧洲已开始淘汰弓箭。曾以大不列颠长弓手闻名欧洲的英国人还不愿轻易放弃他们那曾创造过无数辉煌的长弓,直到1595年才下达法令禁止使用长弓。但骑兵的地位并没怎么下降,冲锋的主力仍旧是主力,只不过随着火器威力的提高骑兵们由重装骑士改为更轻便的胸甲骑兵,直到重机枪和装甲部队的先后问世才使骑兵逐渐淘汰。十七世纪克伦威尔的铁骑军横扫马斯顿和纳西比,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在中国,郑成功的弓箭手们却以娴熟的箭术让荷兰的来复枪手黯然失色。
【明末时的西方火枪】
16世纪至17世纪西方以大量装备滑膛枪替代早期的火绳枪。滑膛枪(Musket)属于火绳枪(Matchlock),是早期火绳枪(Arquebus) 的改进型。滑膛枪使用火绳枪机,结构比早期火绳枪更完善(最早的火绳枪没有枪托,为肩扛式,扳机也相当原始)。滑膛枪在16世纪中期的装备率还不及16世纪初发明的一系列火绳枪,因为它体积和重量较大,需要把枪架在叉架上射击,当然这种枪的射程和威力都较大。但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滑膛枪发展迅速,枪型更加轻便,技术也更为成熟。为了提高发射速率,欧洲人将定量的发射药和铅弹事先用纸包住,作战时直接塞入枪膛。这些纸包弹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射击频率,简化操作,并可防止士兵作战时因紧张发射药放入过多或过少。在明朝,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提到鸟铳手装备了“药管”来预装定量的发射药,作战时直接将药管中的发射药倒入枪膛以保证火药量恰到好处,不过尚未发现用纸将火药及子弹包在一起方便装填的记载。明军使用的鸟铳在型制上相当于16世纪初期的葡萄牙火绳枪,经日本、明朝两方改进,装备明军时在性能上已大致达到16世纪中期欧洲滑膛枪的水平,但之后则少有改进。此后的两三百年间,西方人更愿意用火绳枪而不是滑膛枪来称呼中国军队装备的火枪,毕竟那些在西方早已过时的火枪在他们眼里粗陋而原始,并且他们也无法理解中国军队对陈旧武器的古董般的感情。
明末时期的西方火枪装备率增大,冷兵器的装备率则进一步减小。前面提到1571年西班牙驻尼德兰军团火枪手和长矛手的比例大约为2:5。到了1601年,同是西班牙在尼德兰的驻军,火枪手和长矛手的比例变为3:1,火枪手分为1237名滑膛枪手和2117名火绳枪手。西方火枪发展相当迅速,要知道1529 年奥斯曼大军围攻维也纳时守军只有72支老式火绳枪。随着滑膛枪的兴起,西班牙大方阵逐渐淘汰,代之以较小的以火枪手为主力的线式队形,两侧配长矛兵护卫。战法也从以前各排轮换交替齐射演变为前三排同时齐射(第一排卧倒,第二排蹲姿,第三排站立射击),火力更为猛烈,给敌人的首次打击也更加沉重。另外燧发枪也在快速发展,逐步替代火绳枪;刻有直膛线的线膛枪(Rifle,来复枪)也已出现。1637年葡萄牙人曾向明廷进献线膛枪。步入三十年战争的欧洲火器快速发展,路易十四时期发明了刺刀,最终淘汰了长矛兵,步兵全数装备火器。
反观明朝,1558年首度装备火绳枪一度缩短了与西方火器的差距甚至与西方平行,但直至1644年明亡,近百年间火枪技术和战术仍旧发展缓慢。虽然赵士桢发明了鲁密铳、迅雷铳、掣电铳,毕懋康发明了自生火铳,但几乎找不到这些较为先进的火枪在战争中运用的记载。何况明军仍旧大量装备原始火铳和弓箭。葡萄牙人进献的线膛枪其性能曾获明廷肯定并欲大规模仿制并装备,但此时国势已日渐萧条,更新军备已无力实现。明末与西方殖民者的数次冲突,我方不得不以十倍于对方的兵力长期围攻并付出重大伤亡方可取胜。1623年南居益以一万士兵收复八百荷兰人占据的澎湖,曾一度进退维谷;1637年虎门炮台被英军轻易摧毁;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为击沉荷军赫克托号战舰,付出了上千名士兵伤亡的代价。从明末开始在火器发展上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使中西方的差距再次拉大,当清朝继承这些“优良传统”,直到鸦片战争时,差距已不下200年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