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星期一

孔明家世



      三国时,诸葛家族不少人在吴魏两国任职,而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兄弟三人,分别在蜀汉、东吴、曹魏三国担任要职,各有千秋,皆为一时俊杰。《吴书》称赞说: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三兄弟后人也是龙腾虎跃,各有千秋。

      一、诸葛瑾世系
     
诸葛瑾,字子瑜,生于公元174年,诸葛珪长子。诸葛瑾年少时母亲章氏病故,《三国志》称他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为时人所赞誉。诸葛家族向以经学传家,诸葛瑾幼承家学,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少年时曾到京师洛阳游学。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夏天,曹操为报杀父之仇也借此机会扩大势力,亲自率兵攻打徐州,而他的大将曹仁则沿沂、沭河流域北上,攻至即邱、开阳及华县、费县一带,兵祸波及阳都。琅琊一带战乱叠起,民不聊生。就在诸葛玄带诸葛亮离开家乡的第二年,诸葛瑾也携带妻女及继母别离阳都,奔赴豫章欲投奔叔父诸葛玄。到了曲阿(今江苏丹阳)时,得知曲阿已从袁术易主孙策,诸葛玄也弃豫章而去,但去向不明。豫章去不成了,只得在曲阿住下来。诸葛瑾幼习儒家经典,学识渊博而且待人诚恳、忠厚,在曲阿很快结识了一批避乱江东的学子,其中特别与张承、步骘、严峻等人结为知己,后来他们都成了吴国的栋梁。200年,孙策被刺杀。孙权继承兄业后,广招人才。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深知诸葛瑾的为人和才华,就把他推荐给孙权。孙权很器重诸葛瑾,将其与鲁肃等并见宾待。稍后,诸葛瑾被孙权任命为长史,专门负责处理孙权官署的日常事务。因处理繁冗琐事圆满干练,深得孙权喜爱,又委以位任较重的中司马之职。从此开始,诸葛瑾虽然不单独统率军队,但已转以军事工作为主了。公元215年,孙权派遣诸葛瑾为特使到蜀国与刘备通好,求还荆州。虽然他和诸葛亮流寓两国,难得一见,但兄弟俩只是在商议国事时才相会,私下从不交往。因此,孙权更加器重诸葛瑾。219年,诸葛瑾以中司马身份随吴军从讨关羽,以军功被封为宣城侯。大将吕蒙死后,诸葛瑾以绥南将军身份接替吕蒙的南郡太守。公元221年,刘备为替关羽报仇而举兵伐吴,诸葛瑾从吴蜀联盟共同抗曹的利益出发,写信给刘备,劝两家不积私仇,进行和解。当时有人向孙权进谗告密,说诸葛瑾私通刘备。孙权不以为然,十分信任地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是役,诸葛瑾以绥南将军领南郡太守的身份,领军配合大都督陆逊,惨败刘备于夷陵。222年,以军功升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此后,诸葛瑾便开始独立领军,频繁与魏作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瑾被任命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至此,诸葛瑾已成为吴国屈指可数的重要将领了。公元241年病逝,时年六十八岁。临终前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诸葛瑾除军事才能外,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为人甚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道。韦曜在《吴书》中评价他: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陈寿在《三国志》中也称赞诸葛瑾、步骘并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
     
诸葛瑾女(名字未详),生于阳都,在东吴嫁于张承为妻。张承是诸葛瑾的好友,比诸葛瑾小四岁,少以才学知名,中年丧妻。韦曜从中撮合,想让张承求诸葛瑾女儿为继妇。张承觉得与诸葛瑾从年轻即为良友,难以启齿。孙权听说后出面保媒,终使张承成为诸葛瑾的女婿。张承与诸葛瑾同年病卒。诸葛瑾之女与张承生的女儿,后入宫成为孙权之子孙和的妃子。

     
诸葛恪,字元逊,生于203年,诸葛瑾的长子。 《三国志》记载,恪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è)广额,大口高声, 少年时就以辩论应机,莫与为对而出名,平日辩难析疑,少有人及。诸葛恪的英才得到吴中人士的称赞,也受到孙权的器重。但也有人为之深忧,以为并非良兆。陆逊曾当面对诸葛恪说:今观君气凌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张承也预料:终败诸葛氏者,元逊也。其父诸葛瑾亦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戚。诸葛恪论说辩难, 与乃父诸葛瑾笃慎恭敬的作风大相径庭 。不过,孙权轻视礼法,对恪之言行大加赞赏,在政治上也予以提携,将他作为孙吴侨寓人士新生代的代表加以重点培养,从而使他逐步成为孙吴政坛的一个重要人物。诸葛恪因受孙权喜爱,二十多岁即被拜为骑都尉,随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成了太子的宾友。后来,从中庶子转任左辅都尉。孙权为进一步考察他的能力,任命他为代理节度。节度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是孙权为吴王时所始设。但诸葛恪觉得文书繁猥,非其好也。诸葛亮在蜀闻之,也带言与孙权,婉转表示使典主粮谷有些担心。当时吴国士兵实际上是生产奴隶,孙权及诸将都不断地驱掠民众,扩大兵额。其时,吴所辖丹杨郡,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围数千里,山谷万重。境内山越人,民多果劲,好武习战,是绝好兵员之源。但山越人世代散居山林,未尝入城邑,每遇兵至,战则蜂聚,败则鼠窜。因此,吴以前征兵只得山外顺民,少有悍勇之士。丹杨山中出铜铁,可铸甲兵,征服山越,不仅可得悍勇之兵,还可利兵坚甲。诸葛恪屡次请求出任丹杨地区的长官,并承诺只要三年,就可征得甲士四万人。朝中官员议论纷纷,认为此事难行。诸葛瑾闻后,也认为此事难做,叹息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只有诸葛恪信心百倍,志在必胜。
     
吴嘉禾三年(234),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并特意举行了授官仪式,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孙权以如此特殊的形式对待出征山越的诸葛恪,这是其他将领从未得到过的。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相邻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山越人旧谷食尽,新谷无收,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不出三年,先后收服达10万余人,其中丁壮4万余编入军队,其余迁居平原从事生产。诸葛恪以政绩显著,升任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吴将陆逊死后,诸葛恪升为大将军,代替陆逊担任荆州要职。
      
孙权死前,升恪兼太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252年,孙权垂危,召诸葛恪、孙弘、孙峻等人嘱托后事。第二天,孙权去世。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害怕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治丧,遵遗命辅佐少帝。孙亮即位,年仅十岁,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民众莫不高兴。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好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吴建兴元年(252) 他率军与魏国大将胡遵、诸葛诞战于东兴(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大败魏军,诸葛恪因功进封为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由于这次大胜,诸葛瑾遂有轻敌之心。次年春,他不顾国疲民困,不听多人劝告,又出兵伐魏,结果大败。败后又迟不撤军,直至诏书连催,才缓缓旋师,由是怨声四起。回师建业时,仍盛陈仪仗、势焰煊赫地归入府馆,并对他人横加指责,更加引起众怨。皇族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便利用众人对诸葛恪嫌忌怨恨之机,诬陷他要谋反,与少主孙亮策划,以鸿门宴之计诛杀了诸葛恪,并将其驰首徇示悬市积日以苇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建业城郊石子岗。后经臧均上表求情,才由故吏收尸殓葬于石子岗。死时五十岁,被夷灭三族。


     
诸葛乔,字仲慎,诸葛瑾次子,生于公元204年。诸葛亮婚后多年无子,其兄诸葛瑾已有三个儿子,所以早年便过继了兄长诸葛谨的次子诸葛乔为嗣。诸葛乔到蜀国后,改字伯松,拜为驸马都尉。诸葛乔虽系嗣子,但诸葛亮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并作《戒子书》以行教育。为了锻炼他的能力,诸葛亮北伐时,将诸葛乔带到前线,安排他担任山区押解军粮的工作。 228年街亭战役时,诸葛乔为保护粮秣安全,在撤兵过中,与敌人力战而死,年仅25岁。
     
诸葛融,字叔长,诸葛瑾幼子,出生年代未详。《三国志》记载,诸葛融生於宠贵,少而骄乐。学为章句,博而不精。性宽容,多技艺。起初官拜骑都尉, 诸葛瑾死后, 承袭父亲的爵位, 驻扎在公安县。他宽待部属,深受部属爱戴,后升至奋威将军。诸葛恪被诛,株连九族,孙峻派兵围城诛杀诸葛融。诸葛融闻兵士至,惶惧犹豫,不能决计。兵到围城,饮药而死。他的三个儿也一同被杀。
     
诸葛绰,诸葛恪的长子,生卒年月未详。诸葛绰曾在孙权手下任骑都尉,后参与孙权儿子鲁王孙霸的阴谋活动。孙权得知后,就吩咐诸葛恪要严加管教。诸葛恪气愤不过就用药酒将他毒死了。
     
诸葛竦,诸葛恪次子。官至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诸葛恪素性刚愎,矜己凌人的作风曾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因而经常忧心祸至。诺葛恪被诛后,他用车载着母亲和弟弟逃走,被孙峻派遣的部队追杀而死。
     
诸葛建,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与哥哥带母亲逃亡。哥哥被杀时,他侥幸逃脱,但仅逃数十里即被吴国追兵所杀。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在蜀国官至翊武将军。诸葛恪被诛,在吴国的子孙无一幸免。而诸葛亮已自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便将诸葛攀还嗣诸葛瑾,送回东吴续宗。诸葛攀回东吴不久就病死了。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诸葛攀回东吴后,诸葛显一直留在蜀国。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与诸葛京一同被遣迁到河东郡(今山西南部)定居,成为诸葛瑾的唯一传人。
     
二、诸葛亮世系
      
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的长子,公元227年黄氏夫人所生。诸葛亮去世后,诸葛瞻袭爵武乡侯。十七岁时,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拜骑都尉。后历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景耀四年(261),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省事。史传,他记忆力很好,并工于书画,亦有政声。蜀汉上下因追思诸葛亮,只要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然不是诸葛瞻所倡导,老百姓也辗转相告说:葛侯(即诸葛瞻)之所为也。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诸葛瞻督军到涪城,恰遇前锋军被邓艾军打败,诸葛瞻收拢残部率领后撤,驻兵绵竹。邓艾派使者以表其为琅琊王相诱,劝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率军与魏军决战于绵竹,终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年37岁。
     
诸葛尚,诸葛瞻的长子,生于公元247年。公元263年,与魏军邓艾作战时见父战死,便悲愤地单骑冲入敌阵,英勇战死。时年才十七岁。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次子,生卒年月未详。蜀国灭亡的第二年(264),诸葛京与诸葛乔之孙诸葛显等人被一起遣迁到河东郡(今山西省南部运城一带)定居。至此,诸葛亮的嫡传唯有次孙诸葛京在世。西晋泰始(公元265274)年间,晋武帝司马炎既因敬佩诸葛亮的人品和才能,又为了笼络人心,擢用诸葛京做郿县县令。为政期间,有政绩,尚书仆射山涛为之上奏说:郿令诸葛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山涛《启事》)诸葛京官至江州刺史。此后诸葛京的后代便随其宦游所至,又不断播迁。


   
三、诸葛均世系
     
诸葛均,生卒年月未详。幼年时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治所襄阳。叔父死后,与诸葛亮躬耕于隆中。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诸葛均留在隆中。后出仕为蜀国长水校尉。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是自汉代开始设置的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清人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诸葛氏谱》记载,诸葛均的妻子系南阳人林氏,是诸葛亮亲自为弟选择的配偶。正史未见其后人的记载。
     
四、诸葛诞世系
     
诸葛诞,宇公休,诸葛亮的从弟,出生年代未详。史书未明确记载是何人之后,只近代著名学者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认为诸葛诞应是诸葛玄之子。 汉末避乱从琅琊阳都进入中原,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入仕。初以尚书郎为荥阳令,继为吏部郎。魏黄初六年(225),曹丕训练水师准备伐吴,仆射杜畿(jī)受诏作御楼船,诸葛诞随杜畿在陶河上试船,突然遭遇风浪,都落于水中。卫士游来相救时,诸葛诞大呼:先救杜侯,自己则被水卷走,后漂流到岸边,绝而复苏。诸葛诞生死关头显现的人格,深为时人赞誉。诸葛诞既有时誉,又有办事能力,所以逐步升为任御史中丞、尚书。其时,京都时尚收名之风,即朋友之间相互题表,互相推举,以求名播于野,引起世人关注。诸葛诞素与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郎邓飏等人相友善,也并尚时风互相标榜,以夏侯渊等人为四聪,诸葛诞等人为八达。由于搞得过分,引起了言官的注意,告于明帝,明帝认为修浮华,合虚誉,渐不可长,于是皆以此被免官。明帝去世,齐王曹芳即位后,于魏正始年(240—249)初,恢复了诸葛诞御史中丞之职,不久委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魏嘉平三年(251),太尉王凌阴谋废曹芳而立楚王曹彪。太傅司马懿率军往淮南讨伐王凌,以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嘉平四年(252),东吴大将军诸葛恪于东兴加固大堤,筑东、西二城,以此为伐魏的前沿基地。魏国遣诸葛诞督军征伐吴军,于是叔侄大战于东兴,结果诸葛诞失利。还师后,朝廷将诸葛诞与毋丘俭职务对调,诸葛诞调为镇南将军,督豫州。
     
这时,魏国大权落已在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司马昭、司马师专权,篡位之心,路人皆知。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马师,想除掉他。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废了曹芳,另立曹髦为帝。公元255年,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毋丘俭,假冒太后诏书,列举司马师罪状,起兵声讨司马师,并派使者游说诸葛诞,劝其一同举事。诸葛诞出于对曹魏的忠诚,当即斩了来使,并昭布天下,以明心迹。适值司马师征讨毋丘俭,便遣诸葛诞督豫州诸军,随讨叛军。是役,诸葛诞首先攻下寿春,因战功卓著,进封高平侯,食邑三千五百户,转为征东大将军。这时,诸葛诞的女儿早已嫁给了司马懿的庶出之子司马伷,诸葛司马两家有了联姻关系,司马氏要代曹魏,便不可忽视诸葛诞。于是,司马昭便派人探试诸葛诞,而诸葛诞则表示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直率地表示了对曹魏的忠贞。诸葛诞察觉到司马昭准备篡位,便暗中防范,倾帑藏振施以结众心,厚养亲附及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并以十多万人据守寿春。亲曹氏的征东将军诸葛诞拥兵淮南,司马氏感到是很大的威胁。司马昭于甘露二年(257)五月,采纳谋士贾充的建议,晋升诸葛诞为司空,召其进京,兵权交给扬州刺史乐綝(chēn )。诸葛诞深知,司空虽位列三公,但并无实际权力。司马昭征他为司空,实际是明升暗降,清楚地说明司马昭已对他采取行动了。为了自保,于是一方面攻杀扬州刺史乐綝,尽收扬州甲兵及军粮,集于寿春,闭门自守。另一方面以儿子诸葛靓为人质,派长史吴纲到吴求救。东吴闻讯,派魏降将文钦及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率兵3万驰援,并另行发兵后援。六月,司马昭挟魏帝东征,统率26万大军征讨诸葛诞,遣镇南将军王基及安东将军陈骞围寿春。寿春城破,诸葛诞奋力突围,终被追杀,并被夷灭三族。后人评论,诸葛诞既是威镇一方的帅才,又是曹魏精忠不贰之臣,也是深得民心的官僚。但终其一生,又有心大志迂,不虑祸难的功利主义之嫌,以至于变入机发,宗族涂地


   
诸葛诞大女,生卒年代未详,嫁与司马懿伏夫人二子司马伷。司马伷后受封琅琊王。
     
诸葛诞小女,生卒年代未详,嫁与太尉王凌之子王广。王广,字公渊,有风量才学,名重当世。后因王凌事牵连,夫妇同被诛杀。时人赞诸葛诞女不改诸葛家风。
     
诸葛靓,字仲思,诸葛诞长子,生卒年代未详。诸葛诞被夷三族,后裔只剩下送往东吴当人质的诸葛靓。诸葛靓在吴国历任右将军、大司马等职。265年,孙皓徙都武昌,诸葛靓以右将军之职,与御史大夫丁固一起镇守建业。280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灭吴,三国一统,诸葛靓作为俘虏到了洛阳。这时司马昭已死,晋王司马炎称帝。诸葛靓既是司马炎小时候的好朋友,姐姐又是司马炎的叔母,因为父亲被司马昭杀害,诸葛靓发誓终生不见他的儿子司马炎。而司马炎一直想见到他,但诸葛靓坚决避而不见。司马炎诏诸葛靓为侍中,诸葛靓固辞不拜,携带两个儿子归于故里阳都,终身不面向朝廷方向而坐。
     
诸葛颐,字道回,诸葛靓之长子,生卒年代未详。简文帝司马昱为琅琊王时,诸葛颐任琅琊国相。晋元帝对他很器重,官至太常。 
     
诸葛恢,字道明,生于公元284年,诸葛靓次子,少即弱冠知名。在家乡出仕,先试即邱长,不久转任临沂县令。永嘉元年(307),随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兴元年(313)出任会稽太守。西晋太兴(318-321)初年,以政绩第一,元帝司马睿下昭褒赏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宜进其位班,以劝风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诸葛恢为政平和,清廉,有政绩,口碑很好,与丞相王导齐名,时人将其并论,誉称王葛;与颍川人荀闿(字道明)、陈留人蔡谟(字道明),并誉中兴三明。时传: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后因母丧丁优去官,服丧期满,拜为中书令。明帝时,进封建安伯,恩赐其次子诸葛虪为关内侯,又历任后将军、会稽内史、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尚书令等职。晋成帝司马衍继位,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345年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
     
诸葛甝,诸葛恢长子,生卒年代未详。位至散骑常侍。
     
诸葛虪,诸葛恢次子,生卒年代未详。嗣爵关内侯。
     
诸葛文彪,诸葛恢长女,嫁于太尉庾亮的长子庾会。丈夫被苏峻杀害后,改嫁江虨。江虨于永和年间,继王羲之任会稽郡守。 
     
诸葛恢次女,嫁与泰山郡望族徐州刺史羊忱之子羊楷。羊楷字道茂,官至尚书郎。
     
诸葛文熊,诸葛恢小女,嫁于陈郡人尚书谢裒之子谢奕。生女谢道韫,谢道韫嫁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诸葛裔脉各千秋

除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及后人之外,魏晋期间,史籍上明确记载为琅琊阳都人的还有: 
     
诸葛绪,先仕魏为泰山郡守。公元255年魏征东大将军毋丘俭据淮南反叛时,诸葛诞即遣时任泰山郡守的诸葛绪,迎战乘机犯魏的吴军。263年,魏大举伐蜀,其时已任雍州刺史的诸葛绪,即为三支伐蜀大军中的一支的主帅,参入了灭蜀之战。战中,虽被钟会诬陷为畏懦不进,被朝廷下诏槛车征还,但幸未被处死。入晋后,官至太常卿属下的太常崇礼卫尉。
     
诸葛冲,字茂长,诸葛绪长子,入晋后曾为廷尉。
     
诸葛厷,字茂远,诸葛绪次子,有逸才少有清誉。官至司空主簿,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被流放。
     
诸葛婉,诸葛冲之女,西晋泰始九年(273年)入宫,为司马炎夫人。
     
诸葛铨,字德林,诸葛冲长子,官至兖州刺史、散骑常侍。
     
诸葛玖,字仁林,诸葛冲次子,官至侍中、御史中丞。
     
诸葛璋,曾为魏谒者仆射,其进中原入仕于魏当与诸葛诞相先后。诸葛亮封武乡侯开府治事的当年,诸葛璋即与司空王郎等人奉命各具书信与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诸葛亮概不回信,仅作《正义》以公开答复。
     
诸葛直,东吴将军,其南迁时间当与诸葛瑾相先后。公元203年,孙权遣卫温、诸葛直带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今台湾)、亶洲,在夷洲逗留将近一年才回吴。回来后,因未能到亶洲,皆以违诏无功被孙权下狱诛杀。卫温和诸葛直到达夷洲,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往来的最早记录。
诸葛壹,东吴将领。247年春,孙权遣诸葛壹伪叛以诱扬州刺史、昭武将军诸葛诞,诸葛诞果然信以为真,以万兵前迎于高山(今安徽肥东县东)。此前,孙权已将军伏于高山周围。诸葛诞发现异常,遂退去,此计未能成功。
     
诸葛长民,活动于东晋后期。早年曾被东晋末权臣桓玄以为参军平西军事。桓玄篡位后,又随北府旧将刘裕等讨伐桓玄,以军功拜辅国将军、宣城内史。后进位使持节、督青杨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等职。410年奉调入卫京师,旋转任督豫州扬州之六郡军事。412年,太尉刘裕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太尉留府事。后被刘裕所害。大弟诸葛黎民、小弟诸葛幼民、从弟诸葛秀民一同被害。
从刘裕建立的刘宋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及此后诸葛氏家族又有不少成员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仅临沂市出土的几件北朝造像碑和一座隋碑中,就记载了不少从政或从军的诸葛氏族人,如都督诸葛子恒、诸葛世龙,别将诸葛刹那,统军诸葛象,郡守诸葛他,主簿诸葛荣叔等。因为世代久远,史籍都不再将其表述为琅琊阳都人了,但他们都是阳都诸葛裔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