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

威震逍遥津:曹操的用人权术

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自赤壁之战烧船自退5年之后,亲率40万大军自合肥南下再攻孙权,孙权部早有准备,在淮河至长江的河流险要处修筑濡须坞口,水路配合,顶住了曹操的进攻,双方和谈退兵。此时,凉州马超再次起兵,曹操率领主力部队用兵西北剿马超平张鲁,行前曹操对东南方向防御孙权的合肥前线的指挥机构,却做了一系列奇怪的安排。

1、军队的主将没有用曹家或者夏侯家这样的宗亲,而是任命了张辽、李典、乐进这三位外姓将领集体领导。

2、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中,都提到了这个领导班子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张辽和李典素来不睦。


3、曹操临行前,留给了护军薛悌一个写着“贼至乃发”的“锦囊”,战端甫起,众人打开锦囊,里面却不是传说中的妙计,而是一个看似平常临战指挥人员分工—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


但就是这个看似有些不和谐的指挥部,不仅守住了合肥,还打出了一个辉煌的战果,并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一个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公元215年,孙权得到情报,曹军主力西征,合肥仅七千人马驻防,刚刚将行政和军事中枢迁到长江流域建业(今南京),并在一年前拿下合肥南部的重镇皖城的孙权,此时踌躇满志,准备抓住战机,夺取合肥,将战线向北推进到淮河流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10万吴兵,三位曹军将领却出人意料的携手团结起来,张辽率领八百精骑组成的敢死队,夜袭立足未稳的吴军大营,并直扑中军,孙权被逼上一座小高地,张辽挥舞长戟马踏连营,大喝“张辽在此!”,要孙权下来和他大战三百合,吴军发现曹军虚实后四面围定,张辽在李典的接应下,杀了个几进几出后全身而退,首战失利的吴军士气大挫,攻城又旬日不克,便开始撤围,当吴军大部队渡过逍遥津,北岸仅剩亲自断后的孙权和少数将领及卫队亲兵时,张辽、李典、乐进出人意料的倾巢出动发起反攻,混战中,渡口的小师桥桥面被毁,孙权在其卫队长谷利的协助下,飞马越过断桥,才逃过了被俘杀的厄运,吴将甘宁、凌统披甲遁形,仅以身免。自此,张辽威震逍遥津,步入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


曹操的组织结构安排隐含了什么玄机,让这个貌似有些拧巴的领导班子取得了如此战绩?

1、宗族将领中,夏侯渊作为曹操的军事接班人,正在西北战区拒马超,稳重的福将曹仁在荆襄方向与关羽对峙,长于内政的夏侯惇则要守卫许都京畿,曹洪不是能独当一面帅才,曹家的“千里驹”曹休和曹真年纪尚轻,都无法担当一个战略方向的统帅,因此,曹操只能派出外姓将领。

2、仅七千人马,曹操却安排了3位同级别的上将,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在权力同持的情况下相互监督制约。李典和张辽的不和,是因为张辽投曹操前,在吕布军时期,参与杀害过豫北豪强李家的族长,那正是李典的叔父,这并不是能够一笑相泯的恩仇。曹操正是利用这一点,让这个领导班子的人员之间能保持距离,不会形成山头小集团。

3、曹操在锦囊令中,让有矛盾的张辽李典联袂出击,因为在两人一起临敌状态下,为保全自己的利益和性命,必然的会将恩怨暂时放下,一致对外。而与两人都没有矛盾的乐进守城,必然也会尽力支援两位出击的将领。



事实也的确如曹操预料的那样,当打开“贼至乃发”的锦囊后,“诸将皆疑。(兵力悬殊,出战的话怎么能赢呢?)。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等到救兵赶到),彼(孙权军)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这是叫我们在他们还来不及合流之前袭击他们),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辽恐其(李典)不从,而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逍遥津一战的胜利,固然是张辽等诸将的英勇所得,但曹操作为最高统帅,不仅用对了人,而且还娴熟的运用制约与激励机制,优秀的统帅往往同时都是一流的管理大师。但更耐人寻味的是,当逍遥津大捷之后,曹操便立刻将这个刚刚形成的坚强战斗集体拆散。



利用与防范并存------这就是帝王的权术。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4266989_1.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