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赵云历史地位何以不如关羽?

转载: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2632126_1.html


《三 国演义》中,赵云和关羽由于各自的英勇战绩,在刘备为汉中王时,同时名列蜀汉的“五虎上将”。可以这么说,从有关于三国的传说以来,两个人的形象几乎都是 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水浒传》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 验,更是深刻生动刻画了赵云和关羽武艺高强忠厚仁义的光辉形象。
我们先看看关羽,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攻拔襄阳郡,放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除了他本身和刘备的关系比较密切外,其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的特点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不愧为“五虎上将”之首。

而赵云呢,只是途中加入刘备的部队,但他凭着自己的勇猛,长阪坡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两次救了以后的后 主刘禅;在最后的进攻汉中战役中,因为其以寡胜众,刘备对诸葛亮赞他:“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之后赵云更是因为忠心,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诸葛亮第 一次北伐,赵云以七十岁高龄要求作为前锋,同时力斩五将,以至于专门有诗赞他: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赵云的形象体现的还不仅仅是英勇和忠诚,其无私和谋略更是有着过人之处。他在夺 取桂阳后,原太守要以其颇有姿色的嫂子相许,被他严词拒绝,理由之一就是刘备的事业刚刚有一点基础,他不敢因为一个女的而荒废了大事。刘备劝他说,现在事 情差不多都顺利了,你就把她娶了吧。但赵云还是不肯,“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把个刘备激动得直称赞,说赵云是真正的大丈夫。
刘备平定益州后,准备把缴获的房子和田地分给那些有功劳的手下们。可赵云不同意,他建议到:还是应该将田 宅房产归还给老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叫他们服兵役,纳钱粮,这样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为以后的事业打下基础。刘备一听有道理,就采纳了这和建 议。从此,巴蜀四十一州才得以安定和平稳下来。
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这样的品德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他身上没什么作用。
诸 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由于误用马谡,把战略要地街亭给丢了,以致整个战役计划被打乱,除了自己不得不唱空城计外吓退司马懿外,其他各路人马都陷入了困境。当 时赵云、邓芝因兵弱敌强,在箕谷的情况也是很糟糕。但赵云临危不惧,他首先将被打散的队伍聚拢起来固守住阵地,然后安排邓芝打着自己的旗号慢慢撤退,自己 带人埋伏在后面护送。赵云在后面杀死曹将苏顒,吓退万政,自己全身而走。回到汉中后,诸葛亮清点战况,发现各路都有兵将败损的情况,惟独赵云处没有损失一 人一骑;辎重等器材,也没有丢失的。就决定用绢一万匹赏赐赵云及其部下,赵云却推辞不要,他说,整个部队都没什么功劳,我们应该有罪才是;现在丞相却要赏 赐我们,那不是显得丞相赏罚不明吗?还是留着等到冬季赏给士兵吧。诸葛亮听后除了觉得当初刘备夸奖赵云道德高尚外,还更加敬佩他了。
可以这么说,罗贯中通过《三国演义》把赵云这个形象描写得是近乎完美无缺,有点梦幻武将的感觉。“常山赵子龙”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古代勇将代名词了。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之后的历史中,关羽的形象是直线上升。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 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 名,并称“文武二圣”。他的封号也是由最初宋徽宗追封的“忠惠公”逐渐变长,清道光年间,竟然是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羽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多 达24个字。更夸张的是,在清咸丰年间,连关羽的父亲、爷爷和祖父都被封为“王”,再加上他这个“帝”,可以说,三王一帝,也算是显耀炫赫,空前绝后了。
而赵云呢?他死后,后主刘禅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之后也一直就是个侯了,比起关羽来说,那差得就不是一点点了。
同样都是“五虎上将”之一,同样都武艺高强忠厚仁义,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什么就这么大呢?有人说,那是 后世各封建王朝的一把手为了自己的江山牢固可靠,需要树立一个典型来吸引手下的文武大臣,黎民百姓来学习。而关羽的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正好符合 这么个要求,所以他们就很夸张地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全国人民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现在看来,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也是事实。那么这些王朝的一把手们为什么就不选择赵云呢?赵云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加高尚呀。
依我判断,那些一把手们之所以选关羽而没有选择赵云,是因为赵云有历史污点呢。由于《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我就以该书中的资料来解释一下,赵云有什么历史污点。咱们先看看赵云的出场。
袁绍和公孙瓒相战于冀州磐河之上,文丑先击退了公孙瓒的手下四员健将,然后又追得公孙瓒落慌而逃。此时,一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救了公孙瓒。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这就是赵云。他给公孙瓒自我介绍时说:
“我叫赵云,是常山真定人。本来是袁绍的部下,但我看他没有忠君救民的心思,就打算来投奔您,没想到在这儿给碰见了,我实在是高兴呀!”
他高兴,公孙瓒更高兴呢,凭空得了一员虎将,放谁身上都高兴呀。
赵云和公孙瓒相处了一个多月,此时,公孙瓒和袁绍相争胜负未分,董卓知道后用了李儒的计策,以天子的名义对在双方之间进行调解。公孙瓒和袁绍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互相讲和了。赵云看到这些,就给刘备说:
“我以前还以为公孙瓒是英雄呢,现在看来,和袁绍这些人差不多一样。”
我 们撇开公孙瓒和袁绍到底是不是英雄豪杰不讲,但就赵云在短时间内的想法发生转变来说说。此时的汉朝,对一个人的忠心是很看重的。其他不说,拿关羽来说,就 因为其对刘备的忠心,让曹操对他很是爱惜,送马送女人,甚至连关羽杀了自己六个大将都不在意,就是想把关羽拉过来为己用。反观赵云,公孙瓒对他还是很重用 的,初次相见,就让他单独领一军做战。相比袁绍对待田丰和沮授,那公孙瓒不知道要好多少呢。可赵云还是起了要走的心。固然他是在寻找一个可以投靠的主子来 发挥自己的本领,可他这种见异思迁的想法实在与当时的英雄时尚不合调。三国时期固然有很多优秀人才都辅佐过一个以上的老板,但那基本上都是前任老板死了或 者自己被俘了,没办法,才这么做的。而赵云,先弃老板袁绍而走;找的第二个老板公孙瓒又很快发现不满意,又想走。还是有区别。
后世的封建帝王们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是个昏君的,但他们都怕手下的文武大臣不这么看自己,怕大臣们私下里寻找心目中的圣君。而赵云的先袁绍后公孙瓒再刘备的这一举动,对每个王朝的一把手来说,都是很忌讳的。那这些一把手们怎么可能把赵云拿出来宣扬呢?
所以说,这个是赵云的历史污点。他跟随刘备以后,其为人,其战绩,罗贯中都很欣赏,也着力描写他的正面形 象,足可以和关羽媲美,在谋略和见识方面甚至还高于关羽。但就是因为这个连续主动跟随三任老板的举动使得他的历史上有了一个污点,一个在后世各个王朝一把 手看来是很严重的污点。所以他在后世的形象和关羽就差得不是一点点了,虽然他们曾经在一个起跑线上。
注:正史记载,赵云没有跟随过袁绍,他从军后就跟随的是公孙瓒。因为考虑到《三国演义》在我国历史上的广泛流传,关羽和赵云的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此,所以本文的观点也就建立在三国演义》上,与正史没有关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