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地少兵少,诸葛亮几次北伐,司马懿等(准确的说应该是魏国的统帅)在兵力不弱与对方的情况下(甚至多出许多)都采取拥城自保的归缩方法,这说明一个问题:
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正面对决,魏国会处于下风!
也就是说,蜀军的战斗力高于或者明显高于魏军!
那么蜀军的战斗力为何高于魏军?因为蜀军有着严明甚至是“残忍”的军纪!
为什么蜀军会有这么严明的军纪?因为诸葛亮制定了严明甚至“残忍”的军纪,而且在执行军法的时候,不管亲疏都不打折!
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例子。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和亲信,诸葛亮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杀马谡的!
有人说那有什么万不得已的,杀不杀不就诸葛亮一句话的事情,很多将领不都为马谡求情,退一万步说,顶多杖责几十军棍也就得了?
什么叫军令如山,什么叫诸葛亮,这就是诸葛亮,这就是军令!
很多白痴就是想一万年都想不明白,军纪对一只军队的重要性。如《孙子兵法》兵法所说: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其掠如火,不动如山!
显然,诸葛亮训练出的蜀军具备或者基本具备这样的性质!
蜀军战斗力高于魏军的第二个原因,武器装备!
川蜀少有良马,西川多是山地也不利于骑兵作战,所以蜀军应该已步兵为主。魏国从很多方面的因素来说,都应该也会有一只精锐的骑兵。从传统上来说,骑兵是步兵的克星,所以魏军的战斗力无论如何似乎都要高于蜀军......
首先,骑兵克步兵是有条件的。在开阔的平原,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将完全压制住普通的步兵。而在山地,丛林,沼泽,骑兵的机动性将大大受到限制甚至是起反作用,阵型也无法展开,更谈不上什么冲击力!
其二,骑兵无法攻城,攻坚!如果敌方深沟高磊,固守坚城,骑兵将一筹莫展。后来的清军vs明军的战例证明了这一点。清军以骑兵为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优势兵力和士气高昂的情况下,都未能攻克“言重换”的城池。如果是在开阔的地方野战,那将是另一种情形。
三,骑兵在不利的地形,阵型无法展开的情况下,将被敌方的弓箭手和弩兵压制!军事文盲可以百度“大不列颠弓箭手VS法国骑士”看一下战例!
再看看诸葛亮的蜀军!
诸葛亮,连弩,很熟悉的字眼!无疑,蜀军装备了先进的连弩......还有什么木牛流马......八阵图.......
首先声明,木牛流马,八阵图......肯定不可能想《三国演义》里面吹嘘的那么厉害神奇!但是无论如何,可以确定一点,在军事装备方面,诸葛亮是有天赋和才能的,蜀军在装备方面稍占优势。
宗上缩说的两点,诸葛亮的蜀军在“异常”严厉的军纪下,在稍占优势的武器装备下,其战斗力高于或者明显高于魏军。
这很像明朝的戚家军。
所以司马懿等(准确的说应该是魏国的统帅)在兵力不弱与对方的情况下(甚至多出许多)都采取拥城自保的归缩方法。
第二个大问题,魏延,子午谷,长安。
虽然我是亮迷,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支持魏延!
在军事的那些个白痴,都给我滚蛋!
5000士兵怎么攻下有几万守军的长安坚城......长安攻下了,魏国援军来了也挡不住......长安是魏国的首都......长安守将不会弃城......子午谷有伏兵......
客观地说,魏延兵出子午谷是冒险的,但是这个危险值得一冒!!!
就我个人(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因为历史没有如果,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包括我!!!!!)来说,我认为魏延兵出子午谷,成功的可能性要超过50%,至少也是50%!!!!!!
首先说子午谷有伏兵的问题。
什么奇袭,什么是出其不意?!!!魏延兵出子午谷那将是“闪电战”,一剑封喉!
战争之始,魏国毫无防备,谁吃饱了撑着,会在一个和平年代(短期)会在一个荒郊野岭驻扎军队?后来,不管根据史料还是什么野史狗屎,都看不出那有伏兵。如果说那有伏兵的话,除非是天兵天将,而那个布置兵伏兵的人 就比演义里的诸葛亮还要神机妙算了!!!
第二,关于攻下长安之后无法固守的问题!!
我只能感叹,在军事上白痴的人实在太多了。
长安一下,蜀军的士气将大幅度提升!魏国朝野将大为振动慌乱!
第一种人,他们马上叛国投敌。
第二种人,就是墙头草坐看事变,魏国如果再有失利这些人马上加入到投敌的行列。
第三种,魏国的中流砥柱!
在中国,第一种人占10%,第二种人占80%,第三种人占10%。
可以确定长安一旦陷落,关中一片地区将很快在诸葛亮的掌控之下,很感叹中国人就这样......谁当皇帝他们并不关心......
长安一旦陷落,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多半不会袖手旁观,东吴也想分杯羹,出兵!
蜀吴,一西一东,战略形成钳型攻势。魏国乱上加乱,再有一次大的失败,国将灭!!!!!!!!!!!!!!!
但是,总的来说,诸葛亮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至少和戚继光差距不大!唯一的不足就是“诸葛亮一生为谨,不曾弄险”。
客观的说,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是军事天才,而不是军事奇才,这就是事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