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星期六

黄百韬--徐蚌会战的罪人---武夷山人

  国军所说的徐蚌会战,在大陆的叫法是淮海战役,该战,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国军在徐蚌会战丧尽主力之后,无力执行坚守江南的计划,GCD统一全国不可避免。


       换一种情况,若是国军能够打赢徐蚌会战、或是能将主力从徐蚌会战中脱身,国军至少可以划江而守,那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将出现南北朝的状况,GMD至少可以保有南方半壁江山。纵观徐蚌会战,粟裕以60万共军对付80万国军,打得十分吃力,却最终取得歼灭国军55万的战果。国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当然是在战略上的。国军十六兵团团长、百岁老人孙元良在逝世前说及:国军最大的失策是:大战开始之时,“叫王泽浚四十四军由海州撤向徐州、叫黄伯韬带一个兵团去援救王浚一个军。”这样,为了一个军,使黄百韬第七兵团陷入重围,而为了救第七兵团,又令黄维率十二兵团千里赴援,杜聿明率徐州三个兵团向东攻击,结果陷入华东野战军的重重包围,从而一开始就陷入被动,遇到粟裕这样杰出的将才,国军不败,哪有天理?
  那么,谁让国军作出如此低级的战略策划?是国防部共军间谍刘斐还是郭汝瑰?肯定不是,刘郭二人在国防部仅是参谋人员,真正决策者是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之类的国军顶层人物,他们本身自有战略眼光,刘郭二人只能在小处捣鬼,大处无法撼动蒋何等人。事实上,郭汝瑰在战前提出的方案是收缩军力,以徐州为核心,坚守淮河一线,与共军周旋,确保东南半壁。这是古老的“守江必守淮”战略的思想,无可厚非。可见,从战略决策而言,蒋何顾等人并未犯大错误。那么,是徐州剿总刘峙与杜聿明的错误?应当说,国军沿淮河一线分散布署确实与杜聿明有关。杜聿明接任徐州剿总副司令之时,正当豫东战役及济南大战之后,在这两场大战中,华东野战军虽获惨胜,但其主力纵队伤亡极大,正在整顿补充之中,一时无力作战。新任长官杜聿明踌躇满志,决定率国军主力北上,寻找与共军决战的机会,希望能乘共军疲惫不堪的时机,击破共军一部,重创华东野战军。夺取战场主动权。杜聿明身后的老将们觉得太悬,没有赞同杜聿明的计划。其后,因东北战事紧张,蒋介石带杜聿明到东北指挥作战,徐州兵团北上计划胎死腹中。刘峙接过战场指挥权。
 刘峙在国军中被称为“福将”,他的指挥才能并非出色,但在国军北伐的时代,他却连连出彩,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晚年的刘峙,身宽体胖,眼见学生辈的黄埔军官一个个火箭似地上升,成为他的同僚,他也不生气,总是乐呵呵的样子。蒋介石用其任徐州剿总司令,大家都感意外,这个职位本来是让白崇禧做的。白崇禧支持李宗仁任副总统成功之后,蒋介石颇感不快,这是因为,当年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曾经迫使蒋介石下野,在此之后,蒋介石虽然还是重用白崇禧、李宗仁,但掌握一个原则:不让两个人都在中央。过去是白在中央任参谋长,李宗仁就被安排到地方任方面军司令。内战发生后,李宗仁被打发到北京,坐镇,此地国军真正的司令是傅作义,李宗仁无事可干,于是在美国人鼓动下有了选副总统的想法。迄至李宗仁当上了副总统,蒋介石就觉得白崇禧在国防部部长的位子上过于碍眼,将其外放,本想让白崇禧任徐州剿总司令,发挥其擅长指挥的特长。不料,当白崇禧到了江北之后,几次会议下来,发现他已经指挥不了陈诚系统的军队了。当时陈诚的主力部队十八军由胡琏率领,当组建以十八军为核心的第十二兵团时,顺理成章,应由胡琏担任。但其顶头上司白崇禧却不同意,因为,白崇禧觉得胡琏此人不好指挥。蒋介石一时要用白崇禧,只好下令换人,于是,在幕后的陈诚推出黄维。蒋陈之意,不过是让黄维过度一段,然后再用胡琏任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接任后,受团队的影响,对白崇禧很有意见,曾在公开场合顶撞白崇禧,这让白崇禧感到:他指挥不了这支主力部队。壮志受挫。其次,据白崇禧所讲,当年他到了徐州前线后,才发现局势对国军非常不利。前有大敌,下有悍将,小诸葛白崇禧知道这差事不好做,索性撂挑子。蒋介石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推出了刘峙加杜聿明的组合。本想是用刘峙的资历撑门面,实用杜聿明指挥。刘峙也知蒋介石的用意,但他就是好脾气,情愿挂个名,让杜聿明实际负责。刘峙上台,手下大将多不服人,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瑰也觉得好笑,他在外面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当选一门虎将看门,没有虎将,也要选一条狗,怎么选出一头猪来!”众将无不大笑,但也为徐州担忧。据说:连宋美龄也听到了消息,将这个笑话告诉蒋介石,介石回答更妙:“有谁比刘峙听话呢?”原来,老蒋自负奇才,每战失利,多是部下不听命令所致,因而想找一个绝对听话的,以便贯彻他的决策。不料局势变化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因东北局势危急,蒋介石大将中,只有杜聿明了解东北,因此,蒋介石急调杜聿明一起到东北指挥。徐州事务就落到刘峙手中了。刘峙措手不及,下僚问其怎么办?刘峙的回答是:还是等光亭(杜聿明之号)回来吧。然而,杜聿明一去,多时不回,国防部见不是头,而共军有南下迹像,促刘峙召集众将开会,于是有了徐蚌会战之前的关键会议。会上决策国军大举收缩,围绕徐州的铁路线布阵。摆出了一个“十字”奇阵。十字的下竖,一直延至南京的北岸。郭汝瑰见此阵式冷笑:这个千古奇阵,将国军绑在十字架上了。

黄伯韬
然而,有阵总比没有阵好,战略已经决定,共军已经在行动,最重要的是国军何时就位。当时国军沿着徐州十字铁路线布阵,贪的就是铁路便于军队运输。刘峙考虑,这十字阵最弱的其实是十字的下半部分,也就是徐州与南京之间的联系。于是,刘峙下令用火车调运在运河沿岸部署的一百军南下宿县驻扎,以便强根固本。打开地图一看,宿县今名宿州,位于徐州与蚌埠之间,可见,刘峙毕竟是一个老军人,这一策划,绝对称得上是重要决策。但命令到了第七兵团司令部,却出现了问题。黄百韬不愿100军离开!
  一百军原名整编83师,组建于抗战之时,其主要军官来自杜聿明的第五军,因此,历史上一百军与第五军的关系极深。国军第五军是国军主力,在中原战场上,第五军打到哪里,犹如赵子龙闯阵,共军纷纷避开。所以,当邱清泉的第五军扛起第二兵团大旗之时,人单势孤的国军各部,都愿意纳入第二兵团旗帜之下。因此,第二兵团一下就拥有了第五军、第十二军、第七十军,第七十二军、第七十四军等五个大军。凭着一百军与第五军的关系,一百军军长也想加入第二兵团。刘峙将一百军调到宿县,另一个小目的就是满足一百军的愿望,让其加入第二兵团。


  但是,黄百韬对此却有意见!在国军众将中,黄百韬的二十五军本不起眼,他的成名之作是在孟良崮战役中,“不救”张灵甫,导致张灵甫七十四师被歼,蒋介石当时气得差点枪毙黄百韬!而后,黄百韬知耻而勇,每战冲在前面,尤其是在豫东大战中大败华东野战军,才挽回蒋介石的信任,被提为第七兵团司令。然而,当兵团司令后的黄百韬一度陷于有将无兵的尴尬境地,他的第七兵团长期只有一个二十五军!迨至杜聿明当上副司令,企图以三箭齐发,以邱清泉、李弥、黄百韬各率一个兵团北上,为了加强东兵团黄百韬部,他将广东军六十三军和六十四军都配给第七兵团,长期和二十五军在苏北并肩作战的第一百军也划给黄百韬指挥,这样,黄百韬一时管辖四个军,满足了愿望。可是,一百军是半美械化军,其资历一向排在二十五军之前,在豫东之战中,一百军的贡献不亚于二十五军,为什么两军组成兵团要让黄百韬当司令?这也是一百军要求投入第二兵团的原因之一。黄百韬对此当然不满。他认为国防部一向歧视他和二十五军,对邱清泉百般纵容。豫东大战时,黄百韬勇猛冲锋,陷入重围,邱清泉美械化军在手,却迟迟不来增援。黄百韬大怒,直接向蒋介石告状,批邱清泉“见死不救”。邱清泉被逼之下,冒险绕出共军背后,奋勇一击,竟打垮华野的包围圈,将黄百韬救出。但因黄百韬告状在先,蒋介石不赏邱清泉,而提拔黄百韬。当时邱清泉气得发昏二十一,自请休假,离开部队。蒋介石后来发现邱清泉怎么不在部队中,知道自己处理过分,便派人将其请去,好好谈了一阵,邱出来后,就任第二兵团司令,春风得意。这又让黄百韬忌恨了。黄百韬总想将自己的部队发展为一个大兵团,因此,虽然一百军是临时调归他管辖,他也不愿放走一百军,更不愿放给他的对手邱清泉,于是,他不让一百军走。对近在咫尺的四十四军,黄百韬也是垂涎三尺,着力将其纳入第七兵团。这是黄百韬肯在运河以东等待的原因。

  本山人研究徐蚌会战,最大的心得是:黄百韬的抗命,使整个国军陷入被动!
  这里第一个大问题是:由于一百军不能到位,宿县的防守出现了空档,而后邓小平率残军对宿县一击,轻松地拿下这座城市,将国军的退路切断。大家知道:徐蚌会战到了中期,国军阵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后路被断,由于后路被断,杜聿明不得不决策放弃徐州,因后路被断,杜聿明不得不绕道永城,向西南退却,结果半路被共军截断。徐蚌会战的悲剧,就这样展开了。
  黄百韬抗命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无端葬送了战力不凡的一百军。黄百韬是一个勇将,但也是一普通人,有时会与人争闲气。他认为一百军不听指挥,便有意给它穿小鞋。他让在运河边上驻扎的一百军坚守阵地,殿后掩护全军,却让最远的四十四军最早渡过运河。这就形成了全军等待四十四军渡河的场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