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

“舌战群儒”与语言暴力



  在《三国演义》中,到处充斥着血腥与暴力。武将不要说,从来都是以战胜对手、斩敌立功为荣。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很多人的心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便那些貌似文弱的儒生谋士也是锋芒毕露,火药味十足。

  当然,文臣不比武将,靠着力气吃饭。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依赖胸中诗书、嘴上功夫。话虽如此说,但千万不要以为文人们都会彬彬有礼,循规蹈矩。尽管没有冲锋陷阵的本领,损起人来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这是典型的语言暴力,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没有一个聪明脑袋,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其实,也不能全怪他们的酸腐尖刻,一辈子学的就是这样的本领,以此为荣,也以此为谋生的手段。尤其是战乱纷争年代,多靠武力杀伐,纯粹的文人基本没有用处,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些谋略的好说,阴阳之术,纵横捭阖,不愁找不到饭碗。但在其位,谋其政,关键时刻要拿出像样的本事来。

  并非和平时期,文官难比武将,手下有兵,掌上有权。出出进进,前呼后拥,极尽风光之能事。文臣是幕僚,是参谋,是保障,做的工作就是出谋划策。很显然,这是一个很费脑子的差事。没有学问见识,就不可能想出好主意。领导不欣赏,很快就会淡出视线,销声匿迹。头脑灵光些的,费尽心思出了个好主意,却又要靠武将去执行,胜了是作战勇敢,决策者英明。一旦败了,就去追究那个出坏主意的人。轻则鞭打,重则掉脑袋。稍好些的,把你凉到一边,以后再不采纳你的意见了。

  谋士很苦恼,性情很压抑。看武将阵前厮杀,耀武扬威,心中不免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阴暗心态。时间长了,势必就想寻找一个释放的渠道和对象。打仗没本事,只能靠语言上的暴力。平时看不出来,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像是一道分水岭,当曹操大军杀来的时候,东吴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以武将为代表的主战,以文官为代表的主和。作为两种不同意见,也不是不可以。但往往就意味着投降。像这么一件摆不上台面的事,文官们也不能不有所顾忌,一味乱说。更何况,那些一心建功立业的武将们也未必就会给他们面子。都是同僚,不好强为。因此当诸葛亮来到东吴的时候,那些文官们像是看到了出气筒,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终于来了一个外人,可以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了。

  于是,一场以语言暴力为主题的大剧拉开了帷幕。

  先是张昭以言语相挑,探听虚实,结果被诸葛亮一番长篇大论,得一句话说不上来。接着虞翻又出来相难,语言已近乎嘲弄,不成想诸葛亮三言两语就把虞翻顶了回去,愣在那里不再做声。见此情景,步骘应声诘问,振振有词,含沙射影,哪料被诸葛亮一番驳斥,步骘无言以对。接下来,薛综、陆绩、严畯、程秉相继出场,一个比一个刁钻,一个比一个刻薄,盛气凌人,出口伤人。诸葛亮毫不示弱,义正词严,一一化解。东吴谋士见诸葛亮对答如流,滔滔然如决长河之水,众皆失色。但为了挽回面子,又有张温等人想出来难问,辩论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正在不好收场的时候,老将黄盖及时赶到,一顿斥责,东吴谋士才停止了发难。至此,这场充满暴力和人身攻击的辩论宣告结束。

舌战群儒

黄盖怒斥群儒在演义中的记载(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舌战群儒,千古有名。东吴谋士群起而攻,诸葛亮针锋相对。不是战场,却惊心动魄。好在诸葛亮有大智慧,见多识广。否则的话,还真要被这些唇枪舌剑的酸儒们拉下水,再啐上一口也未可知。

  辩论本是件好事,但言语暴戾,出口伤人就不可取了。寡言者善辩。有些时候,讷于言,敏于行才是真正的智者。就如诸葛亮说的: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物……此乃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何足道哉!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