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代儒学大师也曾有一段让他汗颜一生的绯闻。说起来,这段被称为爆炸性的绯闻还要从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让人匪夷所思的艳遇说起。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看起来,关于孔子这段艳遇的记载很简单,说的是,本来不愿意拜见南子的孔子在南子的使者劝说下,不得已前往拜见南子。然而,当他前往拜见南子之时,见到的只是南子面前的帷帐,听到的只是南子的环佩叮当声响。司马迁戛然而止的“春秋笔法”让 “子见南子”的现场成为千古之谜。那么,一心想见孔子的南子为何只是隔着帷帐相见?南子与孔子匆匆一见究竟隐藏什么玄机?
春秋时期,南子是来自宋国宗室的美人,是卫灵公夫人。待字闺中,南子就已经和两小无猜的公子朝私通。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两美相爱,胜过夫妻。可惜,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尽管已有卫灵公和弥子瑕祖孙两代来嬲,南子仍不满足,经常红杏出墙,甚至借故回和宋国公子朝幽会。卫灵公非常怜香惜玉而且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特为南子另建宫殿,大开方便之门,甚至经常邀请公子朝来作国事访问。不久,南子生产一个儿子,名叫蒯瞆。至于蒯瞆是不是卫灵公的儿子,恐怕只有南子知道。
当时,正值“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孔子高大魁梧,“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南子便起了与孔子相见的念头。起初,对于南子这个风流荡妇的盛情邀请,孔子曾经犹豫不决。他既担心这是南子设下的美丽圈套,更担心自己禁不住南子的诱惑。于是,“孔子辞谢”。南子自然很不甘心:我是美女我怕谁?便派使者前去劝说。作为一国之母,南子以其美丽和权势在卫国没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没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孔子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得已而见之”。但是,当孔子应邀前来相见之时,南子却若隐若现地坐在帷帐之中。孔子不见庐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礼大拜,好像是南子在帷帐之内欠身还礼,俯仰之间,弄得环佩叮当作响。
就这样,正值青春年华的美艳少妇南子向早过不惑之年的的孔子抛了个鱼饵,孔子救世心切,便不问青红皂白就一口就吞下了。南子不仅美艳风流,而且聪明过人,在她的精心策划下,一次异国客人前来拜见本国国母的礼节性的会晤就变成一男一女的两个人的私下幽会。
南子与孔子这次相见,如果是在卫国的殿堂之上,或者是她与卫灵公一起会见,那么,这样千篇一律的主客相见的场面就不会进入史册,进入不了史册也就不能流传千古。在风流放荡的南子的潜意识里,唯有打造一次与孔子这样文化学者幽会的绯闻才能进入史册而流传千古。因此,南子不仅安排自己单独召见孔子,而且召见之地被安排在挂着“絺帷”秘室之内。就这样,一个天大的绯闻就此产生。绯闻是什么?绯闻就是男女之间说不清的传闻。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云遮雾障,当时人说不清,局外人猜不透。
于是,“子见南子”这样爆炸性的绯闻立马就产生了效果:孔子门生知道此事后无不大惊失色,其中一贯耿直的子路指责孔子:“老师常给弟子讲礼仪廉耻,自己为什么偷偷地去会南子?”听到弟子的质问,面对众多弟子,孔子百口莫辩,竟不顾师道尊严,慌不择言:“如果我和南子那样,天厌之,天厌之!” 值得注意的,孔子连说两个“天厌之”,这就泄露春光了。倘若孔子问心无愧,就应该说:“如果我和南子那个,天打五雷轰!”然而,司马迁暗示我们孔子不敢用生命来赌咒发誓,只用那不疼不痒的“天厌之”敷衍了事。
“子见南子”这样爆炸性的绯闻不仅是孔子的门生无人不知,而且卫国的民众也都知道了。当一次孔子乘车陪同卫灵公和南子出行路走过街市的时候,就有人唱起歌来:“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于是,孔子灰溜溜地丢下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话便走开了。由此看来,“子见南子”这样爆炸性的绯闻不断地发酵。人言可畏,孔子无地自容,只好逃之夭夭。
二千多年前,风流放荡的南子成功地打造了与孔子密室幽会的绯闻。当时,南子也许仅仅出于一个美艳少女的潜意识,才刻意打造了这起天字号绯闻。但是,这个绯闻流传之广泛之深远可能是她有生之年所不曾预见的。没有想到和孔子的另类链接,便使得这位美艳少妇轻易就流传千古了。今后伴随中国国学的复兴,伴随世界对孔子的再认识,她的艳名仍将流传下去。
浩学历史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