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列强的干预和巴尔干地区新兴资产阶级的领土欲望驱使下,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瓜葛往往形成军事冲突,甚至导致战争行动。而每次战争虽然在外来势力的调停和国际条约的约束下暂时解决了,但却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了冲突的根源。
20 世纪初,巴尔干地区接连发生了三场战争:1912~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结盟,联合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罗马尼亚一起反对保加利亚的“同盟战争”,即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从这里引燃。
巴尔干国家发动或参加这些战争的主要动机是想充当地区大国,要求修改条约和扩大领土,抑或借口保护各自的少数民族。在战争中,巴尔干国家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出现了新的地缘政治。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国家经过19世纪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部分国家先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截至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很大一部分领土,包括马其顿、阿尔巴尼亚、色雷斯、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屿,仍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而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仍属奥匈帝国管辖。居住在上述地区的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或成立独立国家,或获得自治,或同已经独立的“母国”合并。这些多民族混居地区,既是异族统治最严、又是反抗斗争较薄弱的地方,往往处于分裂状态,不容易联合行动,很难抵御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镇压以及巴尔干新兴国家的扩张欲望。这些尚未解放的地区成了已经独立的巴尔干国家竞相争夺的猎物。
巴尔干地区新兴的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府为了扩大国内市场,急需向外扩张,以夺取新的土地和增加新的人口。但是,由于它们国力不强,只有彼此联合起来,才能对付奥斯曼帝国。因此,它们只好把各自的利益和欲望暂时掩盖起来,彼此妥协,共同策划一场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以瓜分它在巴尔干的属地。
1911 年夏季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交战,推动了巴尔干国家结盟和做好战争的准备。意大利胜利后,暴露了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的软弱无力。同时,巴尔干国家看到,在分割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地方面,又多了一个竞争者意大利。于是,它们开展频繁的外交活动,寻求接近和结盟。这时候,俄国也担心巴尔干地区被别的列强抢占,竭力说服和促使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国家结盟。
首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在 1912年3月13日缔结了友好同盟条约。条约声称,为了“保障两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果缔约一方遭到一国或者几国进攻时,两国要“互相帮助”。同时,条约还有一个秘密附件,其中规定,在瓜分马其顿问题上,塞尔维亚承认保加利亚有权占领罗多彼山脉和斯特鲁马河以东地区;保加利亚承认塞尔维亚有权占领沙尔山脉以西和以北的地区。这些称为非争议区。双方对马其顿境内其他有争议的地区,同意请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出面仲裁。
1912 年5月29日,保加利亚和希腊缔结共同防御条约。同年9月,黑山分别同塞、保、希3国结成同盟或达成口头协议。这样,一个联合巴尔干4国军事力量共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同盟便形成了。巴尔干同盟国在条约协定中,都涉及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剩余领土问题。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于1912年10月18日爆发,巴尔干同盟国把重点兵力指向各自预先想夺取的地区:黑山军队进入阿尔巴尼亚北部,保加利亚军队攻打东色雷斯,塞尔维亚军队出击马其顿北部,希腊军队开赴马其顿南部。人们还记得,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是巴尔干各国人民联合反抗奥斯曼帝国征服者的一次伟大尝试。从此,该战役成了后世民间传说、民歌和文艺作品的重要题材,科索沃成了塞尔维亚人民的骄傲和东正教的圣地。据说,1912年当塞尔维亚军队攻占科索沃后,胸怀敬意的士兵们生怕惊动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用手提着靴子,赤脚走过当年的战场。
战争开始后,巴尔干同盟军情绪激昂,乘胜前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而奥斯曼帝国军队不得人心,丢城弃地,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奥斯曼帝国军队全线崩溃,它不得不请求列强调停。欧洲大国担心巴尔干同盟国军队夺取君士坦丁堡,失去自己在两海峡的战略地位,遂出面斡旋。
奥斯曼帝国同巴尔干同盟国的和平谈判经历5个多月,反反复复,时战时停,最后于1913年5月30日在伦敦签订了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将米迪亚 埃诺斯一线以西的全部欧洲领土和爱琴海上的岛屿归还巴尔干同盟国,克里特岛交给希腊,阿尔巴尼亚在1912年11月宣告独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遂告结束。
这场战争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使整个巴尔干地区结束了奥斯曼帝国长达5个世纪的残暴统治。列宁在评价这一事件时指出:“巴尔干战争是亚洲和东欧中世纪制度崩溃的一系列世界性事件中的一个环节”,从此,“问题的重心已经完全从战场转移到所谓强国的钩心斗角的舞台上去了”。《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39页。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有它的进步性,但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一些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和民族,不是要在打败奥斯曼帝国后解放那些尚未获得解放的地区和民族,而是要瓜分它们,同化这些地区的居民。
所以,尽管巴尔干同盟国在军事上赢得了胜利,但是它们并没有摆脱往日受列强任意宰割的命运。一方面,欧洲大国对巴尔干小国通过战争任意更改欧洲地图的做法不满。俄国不愿看到保加利亚和希腊的版图靠近土耳其本土,奥地利和意大利也不愿看到塞尔维亚的领土扩大到了亚得里亚海。于是,大国很快承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以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另一方面,巴尔干同盟国对新获得的土地因分赃不均,开始反目。
塞尔维亚所占的领土大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由于阿尔巴尼亚宣告独立,伦敦会议又反对塞尔维亚获得亚得里亚出海口,所以,塞尔维亚要求修改同保加利亚达成的密约,在马其顿得到更多的“补偿”。
希腊不满足于已获得的领土,更不愿从北伊庇鲁斯撤军。它希望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占领更多的土地,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港口城市萨洛尼卡及其周邻地区的领土要求。
黑山站在塞、希一边,它同样不愿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撤军,企图取得新帕扎尔州,以便同塞尔维亚接壤。
保加利亚认为,马其顿的大部分居民是保加利亚人,它应该占有斯科普里和萨洛尼卡等地,甚至独霸马其顿。为此,它将军队开进了保、希两国边界的斯特鲁马河谷。
保加利亚决不向塞、希两国做出“土地”和“居民”的让步,态度强硬,并抢先采取了某些行动。于是,塞、希两国很快走到一起,于1913年6月1日签订了同盟条约和秘密军事协定,把矛头指向保加利亚。
正在这时,保加利亚统治集团中《圣斯特法诺条约》的阴魂未散,国王斐迪南于1913年6月17日命令军队向驻守在马其顿的塞、希两国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尔干战火重新燃起,这就是同室操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史称“同盟战争”。
紧接着,黑山和罗马尼亚利用保加利亚的困难处境,趁机向保加利亚宣战。奥斯曼帝国亦卷土重来,出兵东色雷斯。结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保加利亚腹背受敌,危在旦夕,首都索非亚告急。
保加利亚被迫求和,并于1913年8月10日在布加勒斯特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和约,重新划定巴尔干各国的新边界。战争的结果,使保加利亚非但没有用武力建立起“大保加利亚”,反而失去了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
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全部属地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收复和瓜分了。这5国所扩大的领土面积和增加的人口情况如下。参见克·曼切夫和瓦· 比斯特里茨基《1931~1939年保加利亚和它的邻国》( , , 1931-1939),索非亚:科学与艺术出版社,1978,第18页;克·曼切夫《巴尔干各国人民史 从奥斯曼入侵巴尔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大特尔诺沃:大特尔诺沃大学出版社,1979,第455页。
阿尔巴尼亚成为独立国家,面积约2 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当时有同样多的阿尔巴尼亚人仍留在塞尔维亚和希腊境内。
塞尔维亚得到了新帕扎尔和桑贾克的一部分,包括普里什蒂纳和普里兹伦两市在内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整个马其顿西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斯科普里、奥赫里德和比托拉等市在内,总共约3 8万平方公里和近150万人口。结果,塞尔维亚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即从4 8万平方公里扩大到8 6万平方公里,而人口从290万增加到440万。
黑山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也获得了新的领土和居民,它的面积从0 9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 42万平方公里,人口从28 5万增至43 5万。
希腊得到的领土和人口最多。它获得北伊庇鲁斯(包括雅尼那市)、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德拉马、卡瓦拉和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总面积约达5 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60多万。
保加利亚从奥斯曼帝国的“遗产”中分到了自己的份额,即得到了西色雷斯地区和皮林马其顿地区,新添领土面积2 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
罗马尼亚则从保加利亚手中得到了南多布罗查,面积为7696平方公里,人口为29 4万。
1912~1913 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在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生活中是个重要的时刻。在两次战争中,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南部斯拉夫的东部和南部以及其他巴尔干国家的统治,为建立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但是,南部斯拉夫境内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地,仍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管辖之下。在巴尔干战争之后,马其顿被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所瓜分。
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没有满足巴尔干君主和资产阶级的领土欲望,反而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业已形成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该地区的争夺和角逐。巴尔干各国民族主义膨胀,彼此仇视,剑拔弩张,为一场新的冲突埋下了祸根。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巴尔干战争中处于不同命运和利益的国家分道扬镳,分别参加了两个敌对的阵营。
塞尔维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进入20世纪初,1878年柏林会议确定的欧洲列强之间的均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德国后来居上,以它强大的资本冲击着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当抢占殖民地的斗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已难以避免。
据学者统计,1870~1912年,世界头号强国英国侵占了11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国的殖民地也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而德国仅获得3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下册,第480页。
巴尔干国家刚刚经历两次巴尔干战争,受到狂热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煽动,都想报昔日的“一箭之仇”。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德国、奥匈和俄国在该地区的矛盾激化。巴尔干战争后,德国大力扶植保加利亚对抗英、俄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很快,巴尔干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分别站到两个不同的营垒: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站在德、奥匈和意大利三国同盟一边;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倒向由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
塞尔维亚和黑山在巴尔干战争中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居住在奥匈帝国境内的南部斯拉夫人,唤起了他们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愿望。
1914 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访问萨拉热窝,遭到波斯尼亚爱国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刺杀。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谋杀案。不少史学家称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1918年4月病死于监狱,至今受到人民的爱戴。社会主义时期,在普林西普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的地方,建了一座小型博物馆。该馆旁边的人行道上有摹制的两只大脚印,墙壁上有一块刻着红字的纪念碑,上面写道:“1914年6月 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这个地方以他的射击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反抗和我国人民谋求自由的夙愿。”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了包括10项要求的最后通牒。7月28日,奥匈帝国政府指责塞尔维亚是这一事件的操纵者,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国家抗击奥匈军队的主力。
奥匈帝国同塞尔维亚作战,就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对比来说,这是一场“巨人同矮子”的战争。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军队已疲惫不堪,缺乏军饷和武器。塞尔维亚经全国动员后只有40万现役和预备役兵力,它面对的是拥有200万全副武装的欧洲最强大的奥匈帝国军队。与此同时,塞尔维亚在战争在开始时没有得到一个盟友的支持。然而,“塞尔维亚不得不无辜地进行一场不对称的战争”米奥德拉格·泽切维奇:《南斯拉夫1918~1992年》( ,J j 1918-1992),贝尔格莱德:教育出版社,1994,第28页。。
1914 年在南部斯拉夫境内发生了两次大的战役。8月12~20日,奥匈军队在波乔雷克将军的率领下,投入20多万兵力向德里纳河的塞尔维亚军队发起进攻,爆发了米尔战役。同年12月,奥匈军队与塞尔维亚军队又在科卢巴拉进行争夺战。在上述两次战役中,25万塞尔维亚军队半数以上非伤即亡,而奥匈军队也死伤数万人。波乔雷克将军被奥匈皇帝解除军职,宣布退役。
1915年夏天,由于伤寒流行,约有15万塞尔维亚士兵染病,丧失了战斗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为夺回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失去的大片土地,站在同盟国一边向塞尔维亚发起进攻,决心占领整个马其顿、塞尔维亚南部地区和南多布罗查。从这年秋季起,塞尔维亚受到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三国军队从背后和侧翼的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军队被迫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向阿尔巴尼亚方向撤退。到了严寒的冬季,塞尔维亚政府和塞军最高指挥部决定将政府、议会和军队一起经阿尔巴尼亚撤退到亚得里亚海滨地区,因为当时意大利已向奥匈帝国宣战。撤退进行了一个月,饥饿和严寒造成约1 5万人死于阿尔巴尼亚山区。据南斯拉夫历史学家统计,1915年10月塞尔维亚军队有42万人,11月底到达科索沃时仅剩下30万人。他们在12月穿越阿尔巴尼亚时约有22万人,而在1916年2月到达科孚岛时已不足15万人。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下册,第558、559页。塞尔维亚全境已被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3国军队占领。
1916年8月,罗马尼亚经过几次犹豫后,答应同协约国一起战斗,条件是奥匈帝国垮台后在分享战利品时,它要求得到特兰西瓦尼亚的全部领土,布科维纳和巴纳特也要割让给它;同时,它还要求俄国军队进入多布罗查地区,以协助它保卫南部边界免遭保加利亚的侵犯。1917年6月,希腊也站到协约国一边投入战斗,使巴尔干战场形势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在希腊科孚岛上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后,10万多塞尔维亚军队于1916年下半年起同协约国军队一起投入了萨洛尼卡战役。1918年秋,塞尔维亚军队同英国、法国和希腊等协约国军队一起,彻底打败了保加利亚军队。塞尔维亚军队经过45天的战斗收复了塞尔维亚全境,并向奥匈帝国腹地进军。1918年11月1日,贝尔格莱德获得解放。
在这场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南部斯拉夫地区有1100万人,却损失了190万人,也就是说牺牲了近18%的人口,它在协约国中的损失是最惨重的。
人民用鲜血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在战争结束阶段,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奥匈帝国土崩瓦解。从此,帝国主义奴役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的历史宣告结束。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1918年12月1日一个新的国家实体诞生了,它就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南部斯拉夫境内各斯拉夫民族共同组成的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这个新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和中部地区,面积24 8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
具体到巴尔干国家,由于它们参加战争的目的不同,所以战争的结局也是不同的,它们的领土和国界较战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战前,奥匈帝国是一个地跨中欧和东南欧的大国,面积为676613平方公里,人口达5139万。一战后,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它将2/3的土地归还给了邻国,剩下的一小部分归奥地利、匈牙利和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收回了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巴纳特的一部分,新增面积11 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
希腊得到保加利亚割让的西色雷斯地区,其面积为8712平方公里,人口23万。
保加利亚又一次被割地赔款,它不仅将南多布罗查割给罗马尼亚,而且还将西部边界地区和斯特鲁米察地区割给了塞尔维亚,将西色雷斯割给了希腊。尽管这些被割让的土地面积和人口不多,但后来一直成为引起保加利亚与南斯拉夫和希腊之间国际争端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的边界线几乎没有调整,它的独立进一步巩固,意大利想把它变成托管地的愿望破灭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尔干国家均被卷入战火之中。但在战争结束后所缔结的《凡尔赛和约》不仅没有解决巴尔干国家复杂的民族问题,相反却潜伏下了新的领土和民族纠纷,为巴尔干国家之间的边界和民族冲突埋下了祸根。
《科孚宣言》建立一个由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组成的国家,长期以来是南部斯拉夫各民族中先进的社会力量的理想和愿望。他们认为,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应该统一于一个联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抗拒外来侵略,保证各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平等地发展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进入欧洲地区,这一思想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运动,而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瓦解的过程中,这一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了特别的发展”。科查·云契奇:《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贝尔格莱德:文化出版社,1970,第 17页。第一世界大战后期,由于欧洲形成的革命形势和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解体,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尊重,为使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还在战争期间,要求建立一支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共同军队和组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呼声愈来愈高。南部斯拉夫的资产阶级首先提出了民族统一问题。因此,他们对战争的进程、特别是战争的结局十分关心。这也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扩大和统一国内市场的愿望。
1915 年4月,英、法、俄三个协约国成员国为了把意大利拉到自己一边作战,秘密签订了《伦敦条约》,允诺把属于南部斯拉夫的的里雅斯特、普拉、伊斯特拉和亚得里亚东海岸的大片领土划给意大利。这种由大国任意宰割弱小民族的决定引燃了南部斯拉夫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者民族团结的烈火。各地群众纷纷游行示威,抗议欧洲列强拿南部斯拉夫地区作为交易的筹码。一批流亡国外的南部斯拉夫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于同年10月集会伦敦,成立了一个以克罗地亚人安特·特鲁姆比奇(1864~1938年)为首的南部斯拉夫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宣言中要求统一和独立,宣布同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断绝关系,主张成立一个包括全体南部斯拉夫人在内的新国家。
图2-1在巴黎的南部斯拉夫委员会成员(1916年)
随着大战进程的发展和奥匈帝国开始解体,特别是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使这种渴望统一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一切促使塞尔维亚政府同南部斯拉夫委员会进行政治谈判。1917年7月20日,塞尔维亚王国首相尼科拉·帕希奇(1845~1926年)同南部斯拉夫委员会主席特鲁姆比奇在希腊的科孚岛签订了《科孚宣言》。宣言号召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联合起来,在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的统治下建立一个“民主的和议会制的君主国”。在这个君主国里,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将享有平等使用权,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也将受到平等待遇。同时,新建的国家不称南斯拉夫,而称为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这也是为了体现这个新国家中的三个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科孚宣言》发表不久,就在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意大利被迫坐下来同南部斯拉夫委员会谈判领土问题,而且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把南部斯拉夫的民族自决原则列入了他于1918年1月公布的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十四点计划”中。尽管《科孚宣言》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把所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平等权利都包括进去,也不符合人民对未来国家制度的愿望,但它在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不能不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在历史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因此西方学者颇为风趣地说:“这篇宣言可以称作未来南斯拉夫的出生证” 〔英〕斯蒂芬·克利索德主编《南斯拉夫简史 从古代到1966年》,剑桥大学出版社,1966,第162页。。
统一的新兴国家
1918年2月,在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欧洲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在奥匈帝国舰队服役的南部斯拉夫人士兵在博卡-利托尔举行兵变,要求实现威尔逊总统提出的诸项原则。从当年夏天起,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南部斯拉夫人土地上,许多不愿打仗的士兵逃进森林和自发暴动的农民一起,成立了“绿军”,在各地抢夺奥地利和匈牙利地主的土地,拒纳租税。在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等地的资产阶级政党纷纷集会,商议实施民族自决问题,并开始建立具有临时政府性质的“国民委员会”,为组建一个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准备。
到 1918年秋季,多民族的奥匈二元帝国的崩溃已是大势所趋,受它统治的各族人民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起义此伏彼起,遍布各地。捷克人、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要求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可以说,克罗地亚人站在这一运动的最前列。1918年10月6日,在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成立了一个“中央国民委员会”,有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伏伊伏丁那、达尔马提亚等地的代表参加,由斯洛文尼亚教权主义党的首领安东·科罗舍茨(1872~1940年)任委员长。10月29日,克罗地亚议会宣布废除1868年与匈牙利签订的联合协议,脱离奥匈帝国。
1918 年11月初,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一个自由独立国家的行动又前进了一步。塞尔维亚政府、萨格勒布中央国民委员会和南部斯拉夫委员会的三方代表在日内瓦达成临时协议,决定建立一个以塞尔维亚王国为首的联合国家,以实现国家的统一。11月26日,黑山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同塞尔维亚联合,并推翻了黑山的尼科拉·佩特罗维奇王朝。伏伊伏丁那议会也在11月25日宣布同塞尔维亚合并,从此,伏伊伏丁那成了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单位。这样,《科孚宣言》的条款得到了落实。在这个基础上,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摄政王亚历山大一世卡拉乔尔杰维奇亚历山大一世卡拉乔尔杰维奇(1888~1934年)是塞尔维亚国王佩塔尔一世的幼子,1909年宣布为王位继承人。从1914年起,他作为摄政王帮助年老多病的父亲治理国家。1921~1934年成为南斯拉夫国王。1934年在马赛遇刺身亡。在贝尔格莱德宣布建立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塞尔维亚作为王国的中心,塞尔维亚国王佩塔尔一世(亦译作彼得一世)成为国王,尼科拉·帕希奇任首相。这样,一个称为“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的国家”问世了。显然,成立王国的合法基础是《科孚宣言》、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计划”和一战结束时签订的条约。
1919 年向保加利亚扩展的领土。新成立的王国统一了南部斯拉夫的绝大部分土地,团结了境内的多数民族。据1921年的普查,王国的面积达到248666平方公里,接近后来的南斯拉夫联邦的面积,人口11984919人。其中,王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约有200万人,他们是:德国人、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人、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俄罗斯人、波兰人,等等。布朗科·佩特拉诺维奇:《南斯拉夫史 1918~1978》(BrankoPetranovic',IstorijaJugoslavije1918~1978),贝尔格莱德:“诺里特”出版社,1981,第29页。
图2-3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宣告成立(1918年)塞尔维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的建立是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转折性的大事。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进程开始了,南部斯拉夫各民族从此纳入共同国家的发展道路。人们逐渐在团结和独立的旗帜下联合起来,第一次在自己的历史上摆脱了外国统治,实现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
但是,鉴于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和政治状况,这个国家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各资产阶级集团之所以同意联合,一方面是为了顺应一战后的历史潮流,在新国家中争夺领导权;另一方面是为了压制和平息战争后期出现的革命浪潮,特别是反对正在诞生中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新王国从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1)这不是一个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民主联邦。它的维多夫丹宪法是由一个小的立宪议会通过的,而克罗地亚共和农民党的代表缺席。从1929年起国王废除了该宪法,实行君主专制。(2)王国是黑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独立王国的联合。但黑山王国丧失了独立,没有获得平等地位。新王国不仅统一了当时相互对立的民族,而且还包括原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几个半自治省,如伏伊伏丁那、达尔马提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科索沃,这就产生了内部纷争和摩擦的前提。〔澳〕科伊乔·佩特罗夫:《戈尔巴乔夫现象 改革年代:苏联东欧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232~233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