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魏武诗风

 曹操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他的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大手笔。毛泽东说:“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毛岸青、邵华《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我以为,曹操的诗作,从思想内容上看起码有两个亮点,一是珍惜生命,一是老当益壮。


那就是他的传世佳作中写到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碣石篇》)这是他对人生观、价值观形象而生动的描述、真实而深刻的概括,掷地有声,值得研讨。

首先说珍惜生命。在曹操看来,人的一生是相当暂短的,犹如“朝露”,太阳一出来就蒸发了。仔细想想,此言有理。人的一生,去掉吃喝拉撒睡的时间,去掉种种灾难和疾病的时间,能真正做点事情的时光还有多少?恐怕不是很多。他感慨“去日苦多”,言外之意是期望“来日甜多”,甜,大概是意味着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地过日子。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经济凋敝,长期混战,百姓伤亡惨重,曹操以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以崇奉东汉“天子”为名,经过艰苦的努力,先后消灭了中原和北方的割据势力,使这些地区都置于他的统辖之下,与江南的吴政权、四川的蜀政权鼎足而立。三国时代由连年战乱逐步趋向统一,从宏观的角度上考察,大概也是从“苦”到“甜”的过程吧。珍惜生命,是古今中外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为了传播 “仁义礼智信”东奔西跑忙忙碌碌一辈子,感慨时间不够用啊。贾谊说:“时难得而易失也。”陶渊明的诗句:“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饮酒其十五》人的一生在宇宙的长河里,可以说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太短暂也太渺小了。人的一生做不了几件象样的事情。不是吗?《唐诗三百首》最后一篇是《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别种陈说。而外国的席勒和高尔基的话语更具有哲理性。席勒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这是“光阴似箭”的外国版本。高尔基说: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这是关于时间和生命的辩证法,讲得何等深刻啊。那么,曹操珍惜生命,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猜想,目的是“志在千里”。

接着说老当益壮。老骥“志在千里”,烈士“壮心不已”,都是一种高尚的人生的精神境界。古人写过许多感慨壮志未酬的诗词。宋代李清照是个女性,竟然也大声疾呼:“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她为项羽的悲壮结局痛心疾首。辛弃疾也不服老,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以老而能为的廉颇自比,感叹年虽老而雄心犹存,但不为朝廷所重视。那么这个“志”,“壮心”究竟是指什么呢?其实,曹操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述了自己的理政宏愿。他认为,把国家治理好,必须以民为本,取信于民,虚心纳谏,丢掉官架子。后来的唐太宗,就有这种“志”、这种“壮心”。宋代文天祥说得透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丹心”就是鸿志、壮心的如实表现。凡是在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永远会活在后代人的心目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人讲“壮心不已”,我们今天实际继承了这种观点,到了晚年,经常说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发挥余热,再现辉煌,等等。你看,99岁的飞行员科尔能把飞机开到天上,翱翔高空,这是美国的例子。美国有2600名80岁以上的持照飞行员,其中90岁以上的30多名。在中国,100岁的老学者周有光还在敲电脑,出版了自己的晚年著作《百岁新稿》。年事已高的于光远、季羡林等,都笔耕不辍,成果不断。过去有“老朽”的说法,认为老而必朽,现在看来,有一定的片面性。现在全国老年大学在校的学员230多万,这也是不服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具体表现。

总之,曹操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毛泽东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张贻玖《毛泽东读史》)曹操的诗给了我们不少启迪,而上面的两点尤为突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不同的事业,但都应有所追求,那就是对我们的社会要有所贡献,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惜阴是为了壮志,壮志是人格境界的体现;为人缺乏壮志,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就会昏昏沉沉过日子。到头来,枉来一世。珍惜生命,才能创造未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