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二:穷兵黩武,祸国殃民。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之心愿”和他自己的“隆中对”的策略而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力量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而令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并直接影响他的继承人姜维,令北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不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原来的老后,造成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驾驶了蜀国的灭亡。
四:压抑,把击原有优秀人才。刘备死后,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赵云老死赎中。而很多虚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五: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对内部将士之间的矛盾,诸葛亮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受。诸葛亮让费诗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同样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使两人矛盾无法根除,为魏延造反埋下祸根。
六:不敢直言刘备过失,不敢劝阻刘备过错。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授意留关羽守荆州。诸葛亮明知关羽不可当大任而不让赵云代关羽守城,对失荆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东征东吴,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从军,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刘备说:“若法正在,安有此败?”可见对诸葛亮失望至极。
七:错误选择继承人。诸葛亮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只懂打仗的姜维。费炜等只是过渡人物。造成姜维执政后,不顾人民幸福和国力强弱,强行九伐中原而血本无归,加速蜀国亡国的痛苦局面。
八:不懂处理后事。在五丈原,诸葛亮临终前将大权交给一介书生杨仪,而杨仪与宿将魏延有极大的矛盾。杨仪获大权后剥夺魏延兵权,逼使魏延反乱,无人附和而逃亡,后被马岱追杀,自毁长城。
九:对江东一味退让,令江东得寸进尺,造成部下失和。难道仅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隆中对?
十:任人唯亲。对街亭这样的重地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叮咛要小心的马谡,不起用优秀人才如赵统,赵广。
说起诸葛亮的罪,我看主要还是刘备造成的。 我的看法如下:
1、当初西征益州时,应该让诸葛亮跟随,让庞统留守荆州更好。让庞统独当一面,回让他更加忠于自己,感到自己是受信任的,另一方面,也可展露他才华, 拼死保卫荆州。
2、平定益州后,应让诸葛亮留守益州,就像汉初的萧何。庞统继续留守荆州或调往汉中。
3、假设庞统真的死于西川,那么就应该调关羽入川(关羽这个人刚愎自用,不可独当一面),正所谓孔明理政,关羽治军。而荆州方面足可以派出能独当一面的官员镇守,比如李严(刘备白帝托孤的大臣仅诸葛亮、李严二人,说明刘备对李严的才干、忠勇很赏识)、黄权(是他建议急取汉中的,说明他有远谋)、和荆州治中从事潘浚(也是文武全才)。
4、在战略上,我认为应让出荆州,避免两线作战(本来蜀汉的力量就很薄弱)。在汉中采取攻势,直取关中、雍凉两地,威逼长安;在荆州保留上庸郡,以便配合北线或支援东吴夺取南阳、宛城,成夹击之势,威逼洛阳)。根据汉初刘邦伐项羽的先例,也是从一个方向(关中)出发,平定四方的。同时在关中、雍凉两地可获取精锐勇悍的铁骑,优化自身军队的结构,形成强大的突击力。
5、在用人上,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马超、孟达等;务尽其才,如赵云、李严等。
6、这样,既讨好了孙吴,减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又明确了自己的战略方向。
诸葛亮的最大失败还是内政不修,急功近利所致。
诸葛亮为抱刘备知遇之恩,一生担负起兴兵北伐,重振汉室的使命。 蜀中群臣划为主战,主和两大阵营。蜀汉常年征伐,国力逐渐衰退,人民也都有厌战情绪。 诸葛亮大权在握,为早日实现统一大业,执意北伐,将朝内分歧强行压下去。
刘蝉是主合,苟安,主张无为之治,虽受诸葛亮朝中压制,但一旦诸葛亮出兵北伐,朝中势力依然倾向于刘蝉。 高层决策阶层内部出现分歧,为北伐失败埋下祸根。看似偶然发生的事件影响战局,其实也是必然。 诸葛亮没有彻底化解朝纲内部矛盾,低估了刘蝉的政治影响力。诸葛亮其实还是犯下老毛病,看人不准,刘蝉外柔内刚,还是有些主见的。其主和的政治纲领也确实得到很多朝臣的支持,包括百姓们的支持。
按中共的话来说,诸葛亮战前动员思想工作做的不细致,没有让绝大多数人彻底明白为何而战,是否愿意战。以为《出师表》就已经把刘蝉说服了,其实刘蝉还不服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