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出现的场次不多,而且又早夭,但是即然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ㄧ可得天下,因此就来研究ㄧ下凤雏庞统的才能仔细研究ㄧ下庞统的计谋。
确实庞统献的每一计,都为绝佳上计,可惜刘备都不用,主要是因为庞统的计谋都比较毒,不符合刘备仁德的形象,若是真的按照庞统的计谋行事,而庞统也不早夭,我相信刘备要夺得天下,并非难事,庞统的计谋绝对比诸葛亮厉害多了,因为事实证实,诸葛亮争战多年 (六出祁山) 并没有攻得多少寸土,如此就来研究ㄧ下为何凤雏庞统比较厉害
首先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说到刘备路经ㄧ地,见ㄧ牧童叹曰 "吾不如也"而牧童确认出他是刘备,使得刘备颇为惊奇,牧童告知师父为司马徽
司马,名徽,字德操, 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 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
由此可以看出水镜先生对于庞统的才学推崇倍加,并与庞统结拜兄弟,共相议论终日不倦,而在第四十七回赤壁之战针对如何对付曹操百万大军,庞统献出连环计。三国演义有两场最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因曹操拥有郭嘉因此已七万大胜袁绍七十万大军,而赤壁之战靠着周瑜的计谋加上庞统献计方能获胜,诸葛亮?周儿小郎先前说过当时诸葛亮做了两件事借箭,借东风,借箭只是周瑜要杀孔明的借口,东风乃观看星象得知,借不借都会有东南风,其余就是安排部署拦杀曹军败将,等于是打落水狗,当时战役已分胜负,已与孔明无关了。
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 庞统第ㄧ个计谋就非常的狠毒,让船只链接在ㄧ起然后放火烧船,死伤不计其数啊!但也证明了庞统高超的谋略,再加上诈降曹操,请注意庞统的计谋,所谓无毒不丈夫,为了赢不记其术,难怪水镜说得庞统可ㄧ得天下。 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统曰:“某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
(曹操ㄧ向对人才非常的礼遇,以堂堂君主特别出帐迎接,甚至在官渡之战许攸来降之时每日讨论军情,至晚才刚入睡,在外听到许攸来降连鞋子还没穿就跑出来迎接,针对曹操礼贤下士,官渡之战可见ㄧ般,因此曹操才有这么多的人才为之死用,哪知太信任庞统反将了曹操ㄧ军)
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操大喜。
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
操实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庞统又谓操曰:“某观江左豪杰,多有怨周瑜者﹔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周瑜孤立无援,必为丞相所擒。瑜既破,则刘备无所用矣。”操曰:“先生果能成大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统曰:“某非为富贵,但欲救万民耳。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操曰:“吾替天行道,安忍杀戮人民!”
( 庞统计谋还真的装得很像,从头到尾就是在骗人,得逞后还能全身而退真是高招啊 ! 其实看看官渡之战,曹操非常爱惜人才,甚至将ㄧ些先前跟袁绍叛敌的ㄧ些书信,大家都说将这些人ㄧㄧ揪出杀死,曹操反而将它付之ㄧ炬全部烧毁,还说出当时我都不能自保何况是他人,官渡之战甚至老百性说曹操是传说中来拯救百姓的救世主,曹操谦虚的说安敢居功,将酒献之于苍天 )
这时徐庶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当然徐庶是不会揭露庞统计谋,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统笑曰:“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庶曰:“愿先生赐教。”统去徐庶耳边略说数句。庶大喜,拜谢。 徐庶苦思无全退之策,庞统马上就帮徐庶想到ㄧ策,要徐庶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
之后庞统投靠刘备,第六十ㄧ回针对引兵入西川说了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当然刘备对于同宗的刘璋不忍争夺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当见过刘璋之后,庞统马上献上ㄧ条毒计,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呵呵多干脆不费ㄧ兵ㄧ卒变可取西川,可惜刘备不用,这么绝佳的计谋,刘备不用只好暗地叫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还是被刘备阻止了,所以说庞统实在是不适合待在蜀国,因为庞统的计谋刘备几乎都不用,嫌庞统用谋略太毒,若他为曹操所用,ㄧ统天下绝非难事。
刘备帮刘璋把守葭萌关听闻曹操兴兵犯濡须,统曰:“主公勿忧。有孔明在彼,料想东吴不敢犯荆州。主公可驰书去刘璋处,只推曹操攻击孙权,权求救于荆州。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 此时向刘璋要求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相助。请勿有误。结果刘璋只派拨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玄德大怒曰:“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
(由于刘备心肠太过软弱,庞统想若直接推出上计刘备必定不用,因此庞统立刻献出三个计谋让刘备选择)
庞统曰:“主公只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矣。”玄德曰:“如此,当若何?”庞统曰:“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玄德问:“那三条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上计直取成都,刘备还是不用玄德大军尽发。前至涪水之上,庞统在马上谓玄德曰:“杨怀、高沛若欣然而来,可提防之﹔若彼不来,便起兵径取其关,不可迟缓。”
庞统吩咐魏延、黄忠:“但关上来的军士,不问多少,马步军兵,一个也休放回。” 杨怀、高沛原本要暗杀刘备,当然是被庞统察觉,为了怕刘备又拖泥带水,立刻下令斩首杨怀、高沛,让刘备措手不及,既然杀了刘璋大将,想不翻脸都不行了,庞统这ㄧ招这是厉害啊!
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统便喝斩二人﹔玄德还犹未决,统曰:“二人本意欲杀吾主,罪不容诛。”遂叱刀斧手斩杨怀、高沛于帐前。黄忠、魏延早将二百从人,先自捉下,不曾走了一个。并献出ㄧ计不费ㄧ兵ㄧ卒不流半滴血,得了涪关,原来庞统是利用这些抓来的降兵,假传令,真是够老奸。 庞统曰:“吾今即用汝等引路,带吾军取关。各有重赏。”众皆应允。是夜二百人先行,大军随后。前军至关下叫曰:“二将军有急事回,可速开关。”城上听得是自家军,实时开关。大军一拥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关。蜀兵皆降。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里说孔明算到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雒城之分,必对主将帅不利;刘备知道之后,便欲回荆州,「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庞统找已经斩了蜀将冷苞为借口,已应凶兆,催促刘备进军。这里可以见到庞统与孔明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庞统也想把孔明搁开于取西川的事件中,从而独占取西川的功劳,可想庞统的胸襟颇为狭窄。
刘备拥有这两种完全不同型态的谋士 , 当然以庞统这种为求目的不择手段方式必不会让刘备所青睐,孔明观天象得知主帅有难特休书请刘备放弃西川赶回荆州,也难怪庞统要嫌孔明害怕取代刘备心中的地位因为以庞统的聪明才智,取西川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当然庞统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自己有此ㄧ劫于是在前往雒城途中招到张任埋伏中箭身亡,时年才三十六岁或许是报应吧? 天将亡庞统也,但若真的仔细想想,三国计谋谁是有狠又毒又爱骗人,呵呵 庞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旦假日亲游白马关庞统祠墓记
元旦前夕,因我十七岁的表妹高考在即,一家人趁此世纪之交,驱车前往德阳市的川西第一大孔庙烧香拜孔。落凤坡、白马关、庞统祠墓也在德阳以北不远。母亲知道我去年因学习繁忙,失去了一次游览的机会,故极力建议大家顺路同去一游。
我们下成都——绵阳(涪城)高速公路(到此,自成都市已经北行60多公里),于德阳市北黄许镇拐入老川陕公路,又上一条支路,东行渐入丘陵地带。约二、三公里许,两旁树木开始丛杂,土山也开始逼狭,行至前面一路口,二三小杂货店前面有一铁质路牌上标四字:“白马关乡”,后辅以当地购得的旅游书籍,才知此地乃是古代自秦入蜀的古驿道。
庞统祠墓座落在道路(指汽车可行)尽头的高坡上,赭色大门十分简陋、单薄,一旁有文物保护碑阴刻“庞统祠墓”字样,又未涂红漆,如我等近视眼又不爱戴眼镜之人,远离几步就什么也难看见。这个碑是1980年所立,公布此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票价每人五元;卖票和撕票的是同一个人。
进入祠内,方知内部甚为阔大,修缮保护得也不错。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十数株参天古柏,没有勉县武侯墓内的粗壮、繁茂,亦不如其高大,但恐也年深岁久了。东南面,可凭高望见祠外数里的丘陵山地起伏绵延至灰色阴冷的冬岁薄暮中;远近的树色、草色虽不必焦黄干枯,但也都瑟缩凋零了:很是体现出一片荒凉和肃杀的意味。
一条深入树林的小路把我们引向庞统墓园,路上又见到两处方池,墨绿的池水很安静;山坡下还有一处高耸的碉楼状的建筑,五十岁的老舅怀着极大兴趣飞奔下去窥探,结果证明不是五谷轮回之所,而是一眼受到保护的古井,某某灵泉之类。
相比之下,庞统祠墓的二门正式、堂皇得多,匾额高悬;门后两株巨型古柏的树冠又远高于其顶,一左一右呈龙爪摩云的奇伟状貌,令人不由得立即把它们抓进照相机镜头。门前有一片石铺的广场,左侧是拾级而上的来路,右侧梅园中蜡梅正在怒放,广场便飘漾着馥郁的芬芳了。梅园之后还有一处长长的碑廊,可惜刻工粗朴,我又是历来惮于识别繁体字和不规整的字体的;历代赞咏士元的诗文看来也很稀有。于是仅仅摘抄两首如下:
鹿头山过庞士元墓 陆游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舍,天心岂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苔藓无情抱,秋来满断碑。
拜庞士元祠墓偶得 爱新觉罗.允礼
白马关前拜墓祠,清秋正值晚晴时。
风云大泽悲龙凤,日薄深林杂鹳鸱。
尽瘁两朝堪报主,未成三计竟舆尸。
二公志节高千古,细读新词动景思。
这个爱新觉罗.允礼就是电视剧里康熙死时帮助四哥雍正吵架的十七阿哥。后金满清皇族自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这个家伙,都是很狂热的三国迷。北伐路上的三国遗迹,我亲眼所见有不少都是这位果亲王主持维修、恢复或题写诗文的。
附近还有一处残损的汉代石厥。我听说过的汉厥也只有绵阳的平阳府君厥而已,据说汉厥是极难保存至今的,为何这里也有?有则有之又因何默默无闻?
进入二门看见那两株古柏,确实比先前那些粗大了整整一号,且名为龙凤双柏。《演义》云:“左龙右凤,飞入西川”,双柏的相对位置竟然也恰好吻合;据传它们还是张飞因思念庞统而手植的汉柏,是否张飞手植已经无可稽考,但这却是货真价实树龄一千七百余年的汉柏。这些历经岁月风霜却仍然苍翠顽强的生命,这些与祠宇庙后因山长眠的英灵其实是同龄“人”更是历史见证者的生命们,特别容易引发游人们的感慨:是啊!人已逝,树犹存……武侯墓园中汉柏尚存二十二株,这里却仅仅孑遗两株了;龙柏更要比凤柏雄壮一倍,难道是天意使然吗?
祠庙的第一进为龙凤二师殿,孔明、士元高踞殿堂中央。孔明盘膝,执白羽扇、着纶巾,正面游人。士元则是侧面,缣巾布袍,曲腿斜坐,于孔明耳畔密商军国大事;而孔明微笑不语,仿佛心领神会。这组雕塑的风格,实际上一眼就能看出比较“现代”,不过质量不可谓不高;其生动传神,比诸成都武侯祠的清代雕塑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记忆之中与白帝城的刘备托孤群雕的风格一致;比勉县马超墓那面娃娃一般的马超像,同是出自现代人之手,又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殿中楹联颇多,可惜又没有照明;亏我老舅好眼力,帮我“听写”了一幅超长的:“当年功业如何?火延鬼灭,观满地桑阴寐寐,宛听得伟谈高论万载惊星震斗。今日英雄安在?凤落龙归,看参天柏影森森,犹留住忠魂烈魄千秋砺雪磨霜。”一旁卖纪念品的大姐在吃吃地笑,因为我刚才很想买介绍这里的资料,但她刚好卖完,我就只有——自己抄。
于是来到第二进的栖凤殿,这里有庞统的立像,装束与前殿几无二致。士元背手而立,有须髯,气宇轩昂不凡,英风伟略呼之欲出,又比武侯祠和小说中的形象英俊了许多;身后墙上是一轮凤鸟红日,两柄玄朱杂色佩剑安放于汉式竹剑架上,看上去非常真实而地道。那位不知名的雕塑家应当是位学者才对。
“造化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主。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竟三分。”这是士元两侧的楹联,上联犹为令人玩味良久。两壁上还有若干碑文,可惜太阴暗,看不清。
栖凤殿的殿檐雕花是非常美丽的,以石青、鹅黄为主色,点缀以鲜红、宝蓝,十分夺目。
殿后便是庞士元的魂卧之所了,他的墓冢样式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位大将军的头盔,威重美观。墓高二米多,直径约三米,下呈矮圆柱状,上为伞形,全用青石覆盖,坚固无比。“伞沿”石角分八面挑出,角首都有复杂精镂的石雕
,“伞顶”又雕一宝塔。墓碑书云“汉靖侯庞士元之墓”,字体刚劲匀称。该碑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到今天仍然毫无破损,且像一面华贵的屏风一样雕琢精美,必定是果亲王这个狂热分子用上了最好的石材吧。
我们绕墓一周,便焚香祭拜。因时间已晚,吾妹便只好不去孔庙,在此许愿了事。我突然意识到上次在网上自己提起的三国三神童,蜀汉这一名额应当分给庞统才是——他与诸葛恪、钟会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比费文伟更多一点:聪颖过人、锐意进取、刚愎自用、死无善终;在我看来,这三人也是三国群英中最值得深思的一类代表性人物:其性格张扬以致自取败亡,智力商数再高也不能假以成功。他们也都是满腹申韩韬略熟知军国大计的第一等人才,但却都陨殁于不守“默存”之道的原则。其生性轻忽不善于内省的一面使表面上看来智绝大众的他们无法获得孔明孟德能够获得的大智慧。他们的悲剧是必然的,他们的失败足以为后人戒。在这三人当中,士元的张扬、刚愎、阴狠、利己的一面是表现得最不明显的一个,但《演义》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却也不是无根之木。在《三国志》上,我所看到的不仅是士元劝说先主袭夺益州的果决强悍(这很难说明问题);还有他与仿佛是庞德公(?)的一段对话,大意是他绝对主张丈夫处世兮立功名求富贵是人生终极目标云云——写下这段文字时,岳麓版的《三国志》就摆在电脑桌上,可原文却怎么也翻不到了。是附在何人的注文里面的?该不是我记错了吧……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对于喜爱的人物却一向没有好话,以前就连诸葛武侯,姜大将军也没有幸免过。这三位天才,全都不是什么贤良方正型,但思远的确是喜爱敬慕的。他们强烈的进取之意,为达到自己的抱负至于陨身不惜的精神,无论所谓“正面”还是“反面”,都足以震慑人心——这是他们人格之中最可贵的闪光点,是足以让他们在大群聩聩君子们之中光芒四射的魅力和气概。我甚至曾将诸葛元逊的一篇文章尊为“《出师表之三》”,哪怕他是用以搪塞众官的,也罢。
香蜡无声地燃烧着,我和小妹每人执香三支,举于与额相平处,虔诚地祷拜士元;如此数次。而后又焚化黄纸,火焰很大,虽然四下无风,灰烬仍在热空气的托举之下盘旋而上,不知飘向了何方。小妹高兴地连声说:“他收到了!”我也笑笑,说:“这个International
standing
flower一定会保佑你的。”这几个生造单词是这段时间成都校园里流行的讽刺人的话,直译“国际大站花”,“站花”本是成都地区俚语,意为此人喜欢炫耀,一副聪明绝顶二百五的样子。我素来出语比较恶毒,此时脱口而出也并不后悔,反倒觉得用以形容士元倒有几分贴切,还减却了几分哀伤悲凄之意,不禁得意而笑。旋即,意识到自己原来尚存几分顽童之心,于是大感“欣慰”。
当我们返身踏入栖凤殿的时候,回望士元陵墓重又回复于冷寂,山泽依然无语,云天依旧阴霾。无风,仍是无风……方才少女的笑语已不知散入何方,唯有尚未燃尽的如豆香火,仍在用一抹桔色的光亮温暖着碑上镌刻的名讳,那个一千七百年不曾被人遗忘过的名讳……
长辈们在车上等着我俩,距此还有一点五公里小路的换马沟、落凤坡和庞统血衣坟是去不成了,我是极想前去的,这样传奇性的著名的所在,况且道旁一定有碑。然而……
车复开上高速公路,他们问起那个庞坟的真假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落凤坡应该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地方,进而庞统也不应该掩埋在所谓落凤坡的附近。不过,我说,这里的确是有利于设伏藏兵的险塞要冲,也的确是通往雒城广汉的要道;况且,祠墓地下还出土过东汉末年的画像砖。
回经黄许镇的时候,我想起这里就是古绵竹关,诸葛瞻父子埋脚战亡的地方。这一代地势更加平旷了,丘陵也矮小
,难怪守不住。我知道从德阳西行三十公里到今天的绵竹县,诸葛双忠祠掩埋着一代忠孝之魂。正是因为旧绵竹不在新绵竹,祠墓同样被认作附会《演义》的产物,但后来双忠祠出土的南北朝砖雕给出了强有力的否定,而墓是真墓的可能性也大大加强了。我时常在想,正史难道就绝对可信?足以推翻一切与之相抵牾的野史、传说?人类最早的史书不就是口头代代相传的传说吗,正史却演化成了官家的喉舌。难道全国各地真有那么多民众穷极无聊,附会出一处又一处三国遗迹并刻意去和一部小说相吻合;是的,我时常在想,这些所谓附会的遗迹,究竟形成于《演义》成书之前,还是恰恰相反?究竟那样多的三国文化现象是区区一部《演义》的衍伸和附属物,还是恰恰相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