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曹操杀杨修的原因

对于人才,历代帝王将相抱持三种态度:一是出于求才若渴的真诚,待之善始善终;二是不爱才也不忌才,本身就是庸才俗物;三是既爱人才,又忌人才,曹操便是。杨修遭忌,一是才气太露,一是他触犯了若干不该碰触的政治禁忌。


杨修被杀的原因,自非一端,大致有这样几点:(一)太聪明;(二)帮助曹植争储位;(三)袁绍之甥;(四)名门与阉门的对立。这是何满子在《中古文人风采》的《曹操与
杨修》一文中揭示的,也是全文的重心。

《世说新语·捷悟》所收的四则杨修故事,全是属于才性上的聪明敏慧,但有的太浅陋,有的不经,如过曹娥碑事,早已有人指出,曹娥江三国时属于孙吴,曹操怎么会过江?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蔡邕题字,实有其事,见《后汉书注》引《会稽典录》。至于杨修、祢衡之事,则皆妄也。”民间有“曹操过后之计”的传说,京剧《群英会》又有曹操中计杀蔡瑁、张允事后省悟的情节,或受曹娥碑事的影响。《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引《世语》记曹丕与吴质合谋陷害杨修事,卢弼《三国志集解》引何焯曰:“《世语》所言皆鄙浅儿戏,不足信。”杨修敏感性预见性强,智力高于常人是事实,但如照有些小故事所记的,反而成为辁才小慧了(如《世说》的“门中活”之类)。

当时的曹门,实与宫廷相类,曹操起先曾属意于曹植继统,于是兄弟之间成为政敌,各有党羽,杨修与丁仪、丁廙是植党,修答植书,有“伏唯君侯,少长贵盛,体旦、发之质,有圣善之教”语。旦指周公,发指武王,又置曹丕于何地?杨修被杀后百余日而曹操亦卒,接着便由曹丕篡汉。所以杨修如不死于曹操生前,亦必死于曹丕之手,就像丁氏兄弟一样。

袁绍四世三公,颇得民心,与曹操为死敌。绍兵败忧死,河北士女,挥泪痛哭,杨修为袁绍之甥,也易为曹操所忌。

弘农杨氏,高门望族,从杨修的高祖太尉杨震开始,一直与宦官相斗争,杨震后来便受宦官迫害而饮鸩自杀。曹操是陈琳檄文中说的“赘阉遗丑”,当然被高门中人所鄙薄,曹操必有自知之明,对杨氏子孙也必存戒心。杨修的父亲杨彪,即被曹操(时任兖州刺史)所诬而下狱,劾以大逆的罪名(实际是杨袁联姻为操所恨),后赖孔融力救才得出狱。这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两个集团之间的后果,但代表新兴势力的曹操一方,显然已经压倒高门杨氏了。

杨修被杀后,曹操曾有书致杨彪:“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若再)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开头两句,实际是对杨彪的谴责与惩罚,也即仍在怀恨,而所以将杨修杀死,还是为了保全杨氏,否则,就要连累“足下尊门”。所以,明杀杨修,暗则向其父示威。

杨彪答书,前半段自然只好承认儿子之错,下云:“足下恩恕,延罪迄今。近闻问之日,心肠酷裂,凡人情谁能不尔?深惟其失,用以自释。”话没有什么特别深刻,情却是天下之至痛:父子诀绝,还得于无罪中认罪。

后来曹操见杨彪问道:“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后汉书》)前一句指金日恶其子淫乱而杀之事,这一句是空话,下一句是实话。杨彪之瘦,曹操岂有不知之理。正史中著此数语,遂觉人情世故,重现眼前。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三十七云:“杨彪子修为曹操所杀,而(《后汉书》)赞云:‘修虽才子,渝我淳则。’愚谓震、秉、赐、彪,四世名德。彪为操所忌,几死得免。修当远去权势,韬晦以避之,反为操谋主,总知内外,且与丕、植亲昵,又数炫其才于操,死非不幸,赞语最为平允。”扬才露己,恐亦德祖(杨修)召祸之一端。

      这里还想说一点,曹操晚年,实力雄厚,取汉之意益切,但他估计自己生前恐难以完成这一宏愿,只能由他下一代的儿子去完成,而这时已决定由曹丕来继承遗志,曹植已被他厌恶,因此,谁如果支持曹植,等于在干扰他已定的篡汉之谋。

对于人才,历代的帝王将相有三种态度。一是出于求贤如渴的真诚,故能善始善终。二是既不爱人才,又不忌人才,本身就是庸才俗物。三是既爱人才,又忌人才,曹公即是。

杨修是人才,曹操深知之,举孝廉后,即任郎中,从曹操征袁绍。但这是在建安初期“军国多事”之际,这时杨修只有二十几岁。曹操晚年,急欲以魏代汉,对那些名门之后、才能高明的人士,生怕他们阻挠抵制,便心存疑忌,杨修的先世又深受刘汉的隆恩盛遇,自更加重对他的疑忌。所以,同一人主,而对人才的任用和毁废,还要由历史的过程来做主,有些人才就成为悲剧的主角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