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库儿斯科战役--德国装机军最后叹息

1943 年夏季,希特勒为了重新夺回东部战线的主导权,在库斯科战线(Kursk)发动了「卫城作战」(Operation Zitadelle)。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役中,双方都动员了上百万的士兵以及数以上千计的战车和飞机,其间还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车战。经过十多天的血战之後,希特勒的野心被打上了休止符。

1942年冬季的史达林格勒会战中(Stalingrad)德军遭受了空前的重创。估计德军大约有十一万人战死,五万人受伤,十万七千人投降,装备损失不计其数。经此一役,德军已呈露疲相。俄军的死伤虽然可能高达百万,但对资源跟人力皆充足的俄国来说伤害并不很大。 1943年一月至三月间,俄军一方面加紧对史达林格勒城内的德军的包围外,另一方面更对破碎的德军南翼展开大反攻。气势如虹的俄军一口气冲开了两百五十
公里的正面。不仅瓦解了德军B集团军,前锋更突穿了将进两百公里,於二月十五日夺回了俄国第四大城卡尔可夫(Kharkov)。德军整条南部战线都面临了崩溃甚至被包围歼灭的危险。
乐观的俄军无视於长途进击的消耗,仍然命令部队不断的进击,希望能藉此造成德军更大的混乱。但是德军在顿河集团军司令曼斯坦元(Field — Marshell Manstein)的卓越指挥下,於二月底发动逆袭,成功的夺回卡尔可夫并且稳住了南部战线。自此整个俄国战线形成了一个以库斯科为中心的突出状态。德军中央集团军控制了奥略尔(Orel)附近的突出部。南方集团军仍保有大部份的顿内次盆地(Donetz)。两个集团军中间夹著库斯科的突出部。在三、四月间的泥泞融雪期间,德俄双方各自进行整补,计画著下一阶段的作战。 德军自 1941年六月入侵俄国至 1943 年初,大约损失了两百万以上的兵员。除了历年的徵补外,希特勒在 1943 年一月十三日发布了「防卫第三帝国」的总动员令,其中把男子徵召的范围定在十六至六十五岁。如此一来,德军在 1943 年春仍然能在东线保有 198 个师。虽然素质不如往昔,但是仍旧不可轻忽。
只是军备的生产一直赶不上作战的损耗,严重的影响德军的战力。例如 1943 年一月时,东线全部十八个装甲师竟然只有 495 辆战车可用,其困境可想而 知。

俄军方面自从史达林格勒的大胜之後,证明俄军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接下来如潮水般的猛攻也解放了许多城市,从中获得广大的兵员。同时,俄国庞大的工业能力也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军备,使俄军能保持数量上的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军T-34战车的出现使德军也渐渐丧失了技术上的优势。

面对东线的态势,转任南方集团军司令的曼斯坦向希特勒提出了两种选择:其一是放弃顿内次河(Donets River)附近的土地以缩短正面并引诱俄军深入,待俄军战力衰竭後再予以反击。其二是趁俄军尚未完成攻势准备前先行发动攻击,藉由大规模的包围及歼灭战重创俄军。不过,此时疲惫的德军已经不可能发动全面攻势,只能采取战略守势,伺机发动强力的局部攻势。然而,不管是「先攻」或者「後攻」,对曼斯坦而言,充其量不过是在东线上造成一个和局罢了。
对兼任陆军总司令的希特勒来说,这个问题不仅是个战略问题,更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史达林格勒大败之後,轴心国之间隐隐的产生了一些动摇。希特勒认为若是采取「後攻」,不仅将放弃广大的土地及资源,更会对巴尔干半岛上的轴心国家产生不良的印象。唯有采取主动攻势才能重新巩固德军无敌的神话,以加强盟国的向心力。而且此时土耳其的问题也很棘手,同盟国及轴心国都想争取土耳其加盟,德军势必要在东线有所表现。凡此种种因素,使希特勒作成了「先攻」的裁决,而库斯科战线的突出部份正是攻击的最佳目标。 1943年四月十五号,德军拟定了第六号作战命令,取名为「卫城作战」。计画由中央集团军及南方集团军库斯科一带的突出部份实施南北夹击,企图包围并歼灭其中大量俄军。依照曼斯坦的计画,攻势应当在五月初融雪期结束後发动,如
果俄军尚未整补完成,德军将有可能重演 1941 年的大胜。但是许多的因素使得攻击发起日一延再延。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战车的数量不足,尤其是重战车更是如此。德军入侵苏俄初期虽然战车数量居於劣势,但是仍能靠优秀的乘员及Ⅲ号、Ⅳ号战车打败俄国战车。但是随著战局的发展渐渐起了转变,俄军 1941 年底出现的T-34战车无论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都比德国战车优秀。德军虽然不断地改良现有的战车,但是对新战车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
因此德军开发了Ⅴ号豹式战车以及Ⅵ号虎式战车。其中虎式战车是搭载88公厘反战车炮的重装甲战车,甚得希特勒的厚爱。希特勒甚至认为一个虎式战车营即抵得上一个装甲师的战力,因此坚持要等到拥有足够的虎式战车才能发动攻击。然而此时虎式和豹式战车的月产量不过各只有 25 辆而已。
不过这种窘状似乎在好转当中, 1943 年二月德军装甲部队之父古德林将军( Gen.Guderian)出任德军装甲兵总监,负起重建装甲部队的任务。另外斯贝尔(Speer)接任军需部长,统一并强化了德军的军需生产。这两人努力的结果使得德军装甲部队又渐渐恢复了元气。
【MorKAT按:格兰德是空军战斗兵种总监呢......】 另外, 1943
年五月在北非的25万轴心军向英美盟军投降,这对希特勒而言无
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并且接下来英美盟军将於何时攻击义大利也是个潜在的威胁。
在前线方面,越来越多情报显示俄军已经加强了库斯科一带的兵力。德军的攻势
越往後延,俄军的防御工事就更坚固。况且此时俄国正以每月近千辆的速度生产
T-34战车。德军担任北面主攻的第9军团(9th Armee)指挥官摩德尔(Model
)即不断要求增加部队以面对越来越强的俄军。
这许多因素使得希特勒一再延後攻击发起日。直到七月初德军才算完成攻击准备
。曼斯坦原来计画的时机早已不存在了。
相对於德军的情况,俄军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在红军最高指挥部(STAVKA)内,
史达林和以朱可夫(Zhukov)为首的俄国将军们也面临著「先攻」和「後攻」的
抉择。然而俄军藉由「露西」间谍网的活跃,使朱可夫迅速的下决定。
「露西」是鲁道夫.李斯特的匿名。他在一次大战时即加入德军,但他却是个彻
底反纳粹的人。纳粹兴起後,李斯特组织了十名反纳粹的军官,这十人都留在战
後的国防军中。其中五人升至将官,八人任职於国防军最高司令部(OKW),另
两人任职於德国空军。李斯特本人则住在瑞士,随时将手下得到的情报传到俄国
,关於「露西」间谍网公开的资料并不多,只能由侧面得知该组织对莫斯科和列
宁格勒战役都有贡献。 早在 1943 年四月,「露西」即对 STAVKA
提出了警告,俄军高层首脑们综合了
各项情报,判断德军将在泥泞期结束後发动夏季攻势,而库斯科的突出部正是德
军的攻击目标。由於情报周全再加上希特勒一再延後开战日期,俄军遂得以从容
布置防御阵地静待德军的攻击。
库斯科位於中俄平原,是一座十二万人的小城。这一带的地形以草原及小丘陵为
主,其间散布著小麦田、甜菜田、果树园以及农舍。俄军在库斯科一带的突出部
正面约长 240 公里,宽 160 公里。途出部的顶端较窄,大约是 110 公里左右。
俄军在这个突出部□集结了130万名士兵、超过两万门火炮、3500辆战车
以及2172架飞机。分属北边洛克索夫斯基(Rokossovsky)指挥的中央方面
军(Central Front)以及南边的瓦图丁(Vatutin)指挥的佛洛尼兹方面军 (Voronezh
Front)。另外突出部的北面有帕波夫(Popov)指挥的白扬斯克方 面军(Bryansk
Front),南边是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ii)的西南方面军 (Southwest
Front)。突出部後方的预备队则是可涅夫(Konev)指挥的斯帝普 方面军(Steppes
Front)。总兵力超过200万,战车更多达5000辆,指 挥官也多是一时之选。
俄军的这项行动取名为「库图佐夫作战」(Operation Kutuzov,库图佐夫是拿
破仑战争时的俄国名将)。俄军在预期的德军进攻方向□,以层层的地雷、铁丝
网、碉堡及战壕构成一个巨大的防御阵地。据估计平均每英哩正面埋下了2400
枚以上的反战车地雷以及无数的人员杀伤雷。密度是莫斯科防卫战的六倍,史达
林格勒会战的四倍。
俄军一道道的壕沟及反战车阵地布满了库斯科地区。光是中央方面军即挖了大约
54公里的战壕。每个反战车阵地有3~5门76.2公厘反战车炮,5挺左右
的反战车机枪,2~5门迫击炮,另外再配上若干步兵及机枪阵地。并有交通壕
互相连系。俄军也将许多反战车炮放在改装的农舍中,前线的战车也开进战车壕
中,仅露出炮塔射击。像这样的阵地通常厚达数哩,最厚处甚至达到25哩。
为了防御德国空军的攻击,俄军在突出部内集结了九个防炮师,四十个防空团,
十七个防空营,甚至还有十列防空装甲列车。
德军至七月初完成所有的攻势准备。担任北面夹击任务的是克鲁格(Kluge)指
挥的中央集团军(Army Group Central),下辖第2装甲军团(2nd
Panzerarmee)及第9军团(9th Armee)。担任主攻的第9军团由摩德尔(Model)
Panzerarmee)及第9军团(9th Armee)。担任主攻的第9军团由摩德尔(Model)
指挥,辖有六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师及十多个步兵师。大约有960辆战车,
2400门火炮。第2装甲军团则防守奥略尔突出部以掩护第9军团的侧背。
「卫城作战」的南方攻势由曼斯坦(Manstein)的南方集团军(Army Group
South)担任。主攻的第4装甲军团(4th Panzerarmee)由霍斯(Hoth)指挥,
辖有五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师及五个步兵师。右侧是肯夫(Kempf)所指挥的
肯夫军团,包含有三个装甲师及三个步兵师,有约1500辆战车。
此外,再加上全线的防御及支援兵力,德军一共投入了90万名士兵、2700
辆战车以及一万门火炮。这将近70个师的兵力占德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强。
德国空军也全力支援「卫城作战」。北方攻势主要由第一航空军负责,其下辖有
700架飞机。南方则由第四航空军担任支援,辖有1100架飞机,再加上辅
助的部队,共约两千多架飞机。
在攻击发起前,双方的空军都加紧展开侦察工作。到了七月二日,希特勒在东普
鲁士的总统大本营中召见了德军高级将领及主要的前线指挥官商讨战情。由於德
军延後攻势,种种迹像都显示俄军已经增强了兵力。德军已经不可能再有奇袭的
军延後攻势,优势。曼斯坦原本倾向「後攻」方案,後来虽然勉强同意采取「先攻」,但拖到
此时,情势已经改观了。以擅长防御闻名的摩德尔对这个攻势也颇感困惑,古德
林则是从头到尾彻底反对这样浪废他苦心重建的装甲部队,OKW司令凯特尔元
帅(Keitel)则以政治上的理由持赞成立场,负则草拟此次作战的OKH参谋总长柴兹勒(Zeitzler)也表赞成意见。最後希特勒仍然下令於七月五日上午三时三十分展开攻击。

俄军STAVKA代理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及参谋总长瓦西列夫斯基综合各项情报,於七月二日对各地方军提出警告。指出德军可能在七月三日至六日展开攻击,要各地方军严加戒备。七月四日,南部战线贝尔科洛(Belgorod)地区有一名奥地利士兵叛逃到俄国阵地。他声称他所属的工兵单位奉命除去德军战线前方的铁丝网及地雷。同时,各部队分发了五天份的乾粮及伏特加酒,预备於七月五日凌晨三时三十时分展开攻击。
到了当天晚上,俄军中央方面军第13军团第15步兵师的侦察部队发现德军工兵正在清除俄军的地雷带。双方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後,俄军带回了一名德军俘虏。该俘虏属於德军第6步兵师的工兵营,他也透露德军将於翌日凌晨三时三十分发动攻击,各部队已就战斗位置等等。有了这些情报後,俄军将领们更加具有信心了。
§北方攻势§
在突出部的北面,七月五日二时二十分,洛克索夫斯基大胆地下令俄军炮兵向德军阵地射击。德军对於这项突如其来的炮击似乎有些混乱,直到四时三十分左右才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反炮击。不过俄军的先制炮击只干扰了德军的观测及通讯系统,德军装甲车辆及步兵大多还在攻击发起线後方的集结区而未受损害。洛克索夫斯基仍然继续下令更多的火炮加入炮击,事後朱可夫在检讨该役时表示这项炮击嫌早了些。
清晨五时十分,德军第一航空军的300架飞机开始起飞,指向主攻轴前方的俄军第13军团阵地以及两边的第48军团及第70军团。
五时三十分,摩德尔的第9军团以25英哩宽的正面,向俄军第13军团的左翼进攻,该处正由俄军第 15 及 81 步兵师防守。
摩德尔在第一波的攻势中投入了三个装甲师(第9、18、20)及四个步兵师(第6、78、86、292),共约五百辆战车。德军战车梯队大都排成一个楔形,前端是10~15辆装甲最厚的虎式战车或是斐迪南式驱逐战车,随後是数十辆的Ⅳ号战车或者Ⅲ三号突击炮,後面则跟著装甲步兵车辆。
俄军坚强的纵深阵地加上士兵英勇的抵抗使德军的攻势频频受挫,俄军伪装良好的反战车炮通常直到德军战车距离500~600公尺时才开火。德军战车不但
要提防地雷并且还要对付密布的反战车炮,一旦停下来可能就立刻变成靶子。
德军第9军团属下的653、654两个重驱逐战车营配有首次亮相的斐迪南式
驱逐战车。该车是当时德军装甲最厚的战车。其正面装甲厚达两百公厘,几乎和
巡洋舰相当。88公厘主炮更可以在1800公尺左右的距离击毁T-34战车
。但这型战车在设计上却没有配备机枪。斐迪南战车虽然靠著厚重的装甲突破了
俄军阵地,但俄军的轻武器射击将斐迪南战车和後续的步兵截断,一群群的俄军
再潜进斐迪南战车的死角,一辆辆予以爆破,缺乏近战防卫机枪的斐迪南战车只
能像待宰羔羊般的以悲剧收场。
在战场上空,俄军第16航空军也不断支援第13军团抵抗德军。德军的攻势於
下午达到高潮,但是到了傍晚几乎完全停顿下来,德军花了相当大的代价却仅仅
前进了数哩而已。俄军的地雷带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估计在第一天的作战中,
德军就有一百辆左右的战车中雷。德军往往为了避开地雷带而不得不进入俄军的
反战车火网中。到了晚上,俄军第13军团又埋下了6000枚地雷,双方仅有
一些零星冲突。

 §南方攻势§
德军的南线攻势延迟到午後才展开,让松懈的俄军吃了一惊。德军在不足50公
里的正面展开了三个装甲军,由左至右分别是第48装甲军、第2SS装甲军、
(属第四装甲军团)及第3装甲军(属肯夫军团)。
曼斯坦在第一波攻势投下了八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师及五个步兵师,由左至右分别是第332步兵师、第3装甲师、「大德意志」机械化师(配有两百多辆新锐的Ⅴ号豹式战车)、第167步兵师、第1SS「阿道夫.希特勒」装甲师、第2SS「帝国」装甲师、第3SS「骷髅」装甲师、第168步兵师、第6装甲师、第7装甲师、第106步兵师及第320步兵师。战车共约七百辆。俄军佛罗尼兹方面军原本希望对卡尔可夫附近的德军机场进行先制突击以瘫痪德
军第四航空军,但是德军靠著新装备的雷达得知了俄军的意图。在一场激烈的大
空战後,德军宣称击落了400架俄机,德军也因此暂时取得了南部战线的制空
权。光在七月五日这一天,第四航空军就出动了2000架次飞机支援地面部队
的攻势。
霍斯的楔形战车队在空军及炮兵的强力支援下,顺利的突破俄军第6亲卫军团的
阵地。傍晚的一场雨使得攻势暂时停了下来,肯夫的部队也在第7亲卫军团的阵地前受挫。
对於第一天的战斗,STAVKA於次日发布消息,宣称英勇的俄军阻止了德军
的攻势,德军仅有少数部队占领了几处孤立的据点。俄军一共击毁了586辆德
军战车或自走炮以及203架飞机,而战斗仍在持续当中。
第二天清晨开始,德军再次尝试突破俄军阵地。摩德尔的第九军团在伤亡惨重及
弹药大量消耗下不得不放弃了前进。总计两天以来的战况,中央集团军仅仅前进
了6~9哩而已,然而它却付出了死伤25000人、200辆战车和自走炮以
及200架飞机的代价。许多步兵单位除了士兵及装备大量损失外,军官的伤亡
也很惨重。例如第9军团第78师195团在开战两天後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连长 。
七月七日摩德尔投入了预备队,但德军发动的五次攻势都没能获得多大的进展。
七月八日上午,摩德尔集结了三百辆战车再度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首当其冲的是
俄军第3反战车旅。俄军炮兵直到650~750码的距离才开火,并且大都能
坚守炮位。其中一个营在摧毁17辆战车後,全营只剩3人存活。第3反战车旅
也几乎全灭。
向这样惨烈的血战持续到了七月十日,摩德尔已经用完了所有的预备队,并且损
失了全军将近三分之二的战车。洛克索夫斯基渐渐对德军展开逆袭,摩德尔只得
转攻为守。
霍斯的攻势则比较顺利。七月七日第48装甲军顺利的突破了几个据点,击退了
俄军第3机械化军团。七月八日早晨,俄军第3机械化军团以40辆T-34对
德军第48装甲军展开反击,结果以大败收场。德军迅速前进,於七月十日接近
了战略要地奥波杨(Oboyan),严重的威胁到库斯科的南面。其间主力的「大德意志」师的豹式战车频频产生机械故障,但是该师仍然能够发挥相当的战力。
位於攻击正面中央的第2SS装甲军,与第48装甲军联手击退了俄军第1战车
军团(Tank Army),及第2、第5亲卫战车军(Guard Tank Corps),迫使俄
军後退并重整防线。同时肯夫军团也打通一条进路,巩固了第四装甲军团的右侧
翼。到了七月十一日,南方集团军的三个军团都到达了奥波扬以及交通要地普洛
赫洛卡夫(Prokhorovka)的前方。

在俄军炮兵及空军的强力支援下,瓦图丁挡住了德军进一步占领奥波扬的企图,
同时也向朱可夫请求增援。朱可夫於是下令可涅夫的斯帝普方面军向奥波扬及普
洛赫洛卡夫增援。
德军到七月十一日为止,中央集团军大约突破了12英哩,不过似乎已经无法再前进了。南方集团军则前进了20多英哩,前锋部队仍然维持相当的冲力。其间德俄双方都宣称己方获得了丰硕的战果。柏林的德国新闻局於七月八日发布消息,报导德军从南边的贝尔科洛和北边的奥略尔向库斯科夹击。德军强力的攻势突破了俄军花费数月构筑的工事。
在前三天的战斗中,中央集团军击毁了379辆俄军战车,南方集团军则击毁了483辆。这总共862辆的战车□,德国空军即包办了291辆。大部份是Ju87斯图卡(Stuka)俯冲轰炸机、装备两门37公厘炮的斯图卡反战车型以及Hs129「坦克开罐器」地面攻击机的杰作。而德国空军本身只损失了54架飞机而已。
莫斯科方面在七月八日也发表最新战况,指出德军在增援後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攻击的结果只是造成更大的伤亡。在奥略尔的战线没有多大变化,在贝尔科洛方面,德军虽然成功的突破防御,但到傍晚逆袭的俄军又纷纷夺回了阵地。德军又损失了大约220辆战车,其中有40辆是虎式战车。
到了七月十二日,国防军最高指挥部发布战报,宣称德军在11日的攻势里击毁了220辆俄军战车及击落70架俄机。自「卫城作战」发动以来,俄军已经损失了1640辆战车、1400门火炮以及被俘虏了28000人。
这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英美联军於七月十日登陆西西里岛,下一步进攻义大利也指日可待。义大利国内出现了不稳的局势,希特勒立刻紧急和墨索里尼开会,做成了增兵义大利的决定。然而此时大部份德军都在东线作战,西线海岸也要留驻相当部队驻守「大西洋防线」,防止盟军登陆,根本没有部队可调往义大利。
七月十二日,德军南方集团军对普洛赫洛卡夫发动了总攻击。如果德军能顺利进占该城,那麽进攻库斯科或许还有些希望。
德军担任主攻的是豪瑟(Hausser)指挥的第2SS装甲军,辖有近700辆战车,其中约100辆是虎式战车。SS(纳粹武装亲卫队)是希特勒的私人军队,也是希特勒种族优越神话下的产物。加入SS的士兵不仅要有纯正的亚利安血统,也要求具备强健的体格。纳粹在宣传上总是将武装SS塑造成钢铁般的劲旅,但实际上武装SS缺乏有经验的各级干部,战斗的伤亡率颇高,并不见得比国防军的精锐队来得高明多少。不过武装SS的人员级装备补充都优先权,编制也比国防军的部队大。总之,武装SS仍然是德军引以为傲的部队。
在SS军团的左侧是身经百战的第48装甲军,右侧还有肯夫军团的300辆战车支援。SS装甲军沿著一条铁路前进,两侧多半是平缓的丘陵,偶尔有些树林。自清晨发动攻击开始,德军就陆陆续续遇到俄军数个机械化部队的攻击,到了大约上午九点,两军的主力在普洛赫夫卡城的南郊遭遇。
这些俄军是属於斯帝普方面军派来增援的部队,主要是洛多米斯托夫(Rotmistrov)指挥的第5亲卫战车军团,该军团拥有850辆战车,大部份是T-34。另外还有第5亲卫步兵军团。这两个部队自七月初即被保留做为预备队,兵员及装备都经过充份的补充。
第5亲卫战车军团的T-34战车以全速冲进德军的队伍中。德军的战车炮虽然能在1500~1800公尺的距离开火,但是在俄军的全速前进下两军很快的纠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虎式战车强力的火炮及厚重的装甲都讨不到什麽便
宜,反而是巨大的炮塔不易旋转成了致命伤。不多久,草原上上到处都是战车的残骸。浓密的烟硝弥漫了战场,战车行进和射击扬起的沙尘更阻碍了两军的视野,两军的士兵也混杂在其中互相□杀。
俄军前仆後继的攻击带给德军很大的伤害。例如俄军第18战车军第181战车旅第2营遭遇了德军虎式战车营,营长史可布利金上(Captain Skripkin)发出了「跟我来」的命令後,便指挥著他的KV-1战车全速冲向德军。这辆KV-1的第一发炮弹击中了一辆虎式战车的侧面,但同时另一辆虎式战车也击中了KV-1。立刻另一发炮弹让KV-1燃烧了起来。俄军驾驶及无线电手合力将负伤的史可布利金拖出KV-1,将他抬到一处弹坑中。这时一辆虎式战车向他们冲了过来,驾驶尼可拉耶夫(Nikolayev)立刻奔回燃烧的KV-1,将它发动後全速撞上迎面而来的那辆虎式战车,一阵大爆炸之後,两辆车都陷入了熊熊的火海中。
像这种惨烈的战斗不断地在上演,炮声、枪声、爆炸声和哀号声处处可闻。战车组员侥幸的从燃烧的战车爬出後,往往被迫拿起步枪像步兵一样的作战,有时双方的战车兵甚至用匕首肉博。
空中的战斗也和地面一样激烈。德军第四航空军和俄军第2、第17航空军的飞机都尽全力支援地面战斗。德军的Hs-129B型地面攻击机以一门30公厘炮(30发炮弹)、两们20公厘炮及两挺7.92公厘机枪一趟又一趟地支援地面部队。斯图卡和俄军的Il-2地面攻击机(Sturmovik)也不断出现在空
中。不过Il-2的装甲及飞行性能似乎比斯图卡要好一些,即使在迫降的情况下飞行员多半还能存活。一般而言,德军飞行员的素质要比俄军高的多。但是俄军在两年的战斗中也逐渐培养出一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像高若维兹中尉(Lieutenant Gorovets)宣称在一场空战中击落九架德机,但他本人也战死在这场空战中。
地面的战斗除了SS装甲军外,第48装甲军也遭遇了俄军第1战车军团和第6亲卫步兵军团。肯夫军团到了下午也投入了普洛赫洛卡夫的战斗。
这场普洛赫洛卡夫的大规模战车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在历经八个小时血战後,SS装甲军和第5亲卫战车军团都损失了超过350辆战车,德军步兵伤亡多达一万人,俄军步兵损失不详。德军虽然控制了战场,但随後也不得不放弃。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车战就这麽结束了,SS装甲军已经无力再前进了。希特勒的人种优越感被打的荡然无存,豪瑟也因此被解职。
曼斯坦认为德军击破了俄军10个战车军或机械化军的预备队,向前突破了20~25英哩。而自「卫城作战」发动以来,南方集团军共俘获了24000名俄军、击破1800辆战车、267门野炮及1080门战防炮。
§俄军的反击§
七月十二日同时,北方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白扬斯克方面军及中央方面军开始对防守奥略尔突出部的德军第2装甲军团展开大规模的攻势,德军反而变成被夹击的对象。摩德尔为了防守第9军团的侧背,不得不抽出四个师交给第2装甲军团。甚得希特勒信赖的摩德尔也同时接掌了第2装甲军团以便统一指挥。
蓄势以久的俄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斯科一带的俄军累计兵力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战车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连日来德军也对库斯科增援,一共投入了154万人、16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战车、5000架飞机。
七月十三日,希特勒紧集召回克鲁格和曼斯坦到东普鲁士开会。由於义大利的情势恶化,「卫城作战」是否还要继续打下去?希特勒认为德军必须要抽调兵力到义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因此「卫城作战」可能被迫停止。克鲁格也支持停止该作战,因为俄军已经开始攻进奥略尔突出部,突出部□有将近60万德军,包括49万战斗部队。如果不及早将德军撤出该地区,极可能会重演史达林格勒的悲剧。曼斯坦则认为德军已经到了胜利的边缘,就这样放弃苦战的成果未免太可惜了,他表示至少要把俄军的预备队全部击溃才罢手。最後希特勒同意让曼斯坦单独继续作战。然而曼斯坦这次可能误判了战况。俄军不仅拥有超出他想像的预备队,同时俄军也准备进攻南方集团军的右侧面,该地面只有少数德军防守而已。但由於曼斯坦顽强的作战,严重打击了南线的俄军,可涅夫及瓦图丁的部队一直要等到八月三日才能发动反攻。
在奥略尔方面,俄军以第11亲卫战车军团为主,向德军第2装甲军团的阵地突破。俄军火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150~200门,战车密度也达到每公里15~20辆。然而即使是这麽强力的反攻,俄军仍然无法重演史达林格勒的大包围。摩德尔利用数道预备好的防线,巧妙地迟滞俄军的攻势,慢慢地将德军撤出奥略尔。 俄军用在奥略尔的兵力达到128万人、两万门火炮以及2400辆战车、2000架飞机。摩德尔除了49万部队外,还有1000辆战车及1000架飞机。直到八月五日俄军才终於收复奥略尔,大部份的德军已经安然撤退到下一
道防线。而在南部战线,希特勒於七月十七日撤出了SS装甲军前往义大利。曼斯坦虽然非常不愿意,旦也无法更改元首的命令。最後南部战线只好改攻为守,俄军也展开了全面反攻。
经库斯科一役後,德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阻止俄军前进。不过德军得防御仍然可圈可点,减缓了俄军的前进。俄军於八月二十三日夺回卡尔可夫。直到十一月六日,俄军才进入基辅,接著光复了整个乌克兰。往後东线就是俄军不停地进攻,德军不断的防御,直到俄军攻入柏林为止。因此,库斯科之役可说是二次大战的转□点。在战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会战。只是一般英美著作的战史多半偏重在有英军或美军参加的战役,如北非之役、诺曼第登陆及亚尔丁突出部之役。然而这些战役的规模及惨烈程度跟库斯科之役相较起来,不过是数分之一而已。 附地形图 □— │ │ │ 西部方面军 │ ◎白扬斯克
□———————□ │ │ ┌——┴——┐ ◎奥略尔 │白扬斯克方面军 │ 中央 │
┌—————┐ │ │ 集团军 │ │ 第9军团 │ │ │ │ └—————┘ │
└——┬——┘ □——————□ │ │ │ ┌—┐ │ 中央方面军 │ │第│ │
斯帝普方面军 │ │2│ │ ◎库斯科 (预备队) │ │军│ │ □— │团│ │ ◎奥波扬
□— └—┘ │ │ │ │ │ 佛洛尼□方面军 ┌——┴——┐ □—————□ │ 南方 │
┌——————┐ │ │ 集团军 │ │第4装甲军团│ │ │ │ └——————┘ │
└——┬——┘ ◎卡尔可夫 │ │ │ │ □—□ 西南方面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