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奥匈帝国的最后30年

    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中欧的一个国家。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的国王和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同是同一个人。
匈牙利对内享有自治权,对外(外交和国防)与奥地利统一。这个联盟的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的领地” (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nigreiche und l?nder und die l?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得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它的内政主要由组成它的十一个主要民族之间的争执所决定。当时在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但在它所存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得到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出现了回光返照,以致到了战前,帝国居然依靠着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5200万,欧洲第三)和不弱的工业实力,显得还是欧洲乃至世界列强之一。正是这种幻觉,还有对德国保证的坚信,使帝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然后被战争击得粉碎。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访问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时被一个被称为“年轻的波斯尼亚”的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团体刺杀。

奥匈帝国此前就已经由于民族运动丧失了意大利人居住的皮埃蒙特,因此许多奥匈帝国人感到将南部的斯拉夫人地区丧失给塞尔维亚是非常可能的。塞尔维亚在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了许多领土。这使奥匈帝国感到非常不安。一些政府成员早就想对塞尔维亚动手了。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因此决定在塞尔维亚在奥匈帝国境内挑动暴乱之前先发制人。它以这次刺杀为借口提出了塞尔维亚无法接受的十条要求。虽然塞尔维亚接受了九条,第十条仅拒绝了部分,奥匈帝国以此为由对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俄罗斯动员支持塞尔维亚,这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意大利本来与奥匈帝国结盟,但保持中立。1915年它倒向协约国并希望可以以此从奥匈帝国获得更多的领土。

奥匈帝国的军队一开始可以抵抗入侵匈牙利的意大利军队并进入意大利。尤其1914年它的军队损失惨重。但总的来说它还是比较成功的。1915年5月和1917年它占领意大利领土。但对于德国的战争领导人来说,奥匈帝国的战场越来越次要。战争的最后一年中补给困难、低志气和高伤亡度大大地较少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查利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米克罗斯·霍尔蒂成为执政者。

以下这些国家从奥匈帝国(有些是部分)产生:

奥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分成捷克、斯洛伐克二国)

南斯拉夫(现在分成塞尔维亚与蒙特内格罗、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五国)

波兰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事实证明,英法削弱奥匈的策略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