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慕容复与吐谷浑


公元688年,正是唐德宗贞元十四年。虽说已经到了隆冬腊月,塞外漠北更是寒风
萧瑟。然而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慕容复的府第却是张灯结彩、喜气盈门。就在
这年十二月,唐德宗李适颁旨,慕容复嗣位安乐州都督、袭爵青海国王、加授乌地也拔
勒豆可汗称号。当然国王也罢、可汗也罢,无非是个显贵的尊号,并不是真正的裂土分
茅,但来自朝廷的封号毕竟非同小可,值得隆重庆贺一番。
这位慕容复大将军在历史上并没有辉煌的功绩、显赫的声名。新旧唐书对他都是一
笔带过,那么何以唐德宗对他如此垂青加封显爵呢?只因慕容复乃是与大唐有姻亲的当
年西域吐谷浑王族的后代子孙。

吐谷浑是国名也是人名,其开国之君吐谷浑是鲜卑人,他们家世代都是鲜卑贵族。
吐谷浑的曾祖名叫莫护跋,曾经协助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率义王非常前
卫,爱赶时髦。他率先仿效汉人束发戴起步摇冠。在鲜卑人看来是奇装异服不伦不类,
不无讽刺的管莫护跋这支部落叫“步摇”,由于方言口音奇妙的发展变化,天长日久“
步摇”就读成了“慕容”(音韵训诂的学问在下不懂,不敢妄论)。莫护跋对这种讥讽
似乎也坦然接受,慕容竟然就变成了这族人的姓氏。
极力汉化向中原政权靠拢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莫护跋家族逐渐内迁地位也逐步上升
,吐谷浑的父亲慕容涉归被封为了鲜卑单于。按说吐谷浑作为慕容涉归的长子,应当继
承单于之位。可惜他是小老婆生的,地位卑贱——正史上连他的生年和生母名姓都没有
记载。结果这个宝座轮到了吐谷浑的异母弟弟奕洛瑰(慕容廆)来坐。慕容廆也是一代
豪杰,五胡十六国中的四燕国都是他的后裔所建,他还亲手奠定了前燕的基础。《天龙
八部》里慕容博父子念念不忘的就是重建祖宗的大燕国——这个且放下不提。
慕容廆以嫡子身份继承大位,却始终对才略不输给自己的大哥吐谷浑不放心。另外
慕容涉归临终前分封给吐谷浑牧民七百户(也有说一千七百户的),有一定实力。所以
慕容廆总想向吐谷浑找点碴。某年春天,牲畜发情,吐谷浑和慕容廆两部的马匹公母相
斗,这种不值得惊动村委会的小事却让慕容廆找到了借口,他派人责怪大哥说:“先公
处分于兄异部,何不远徙,而致马斗相伤?”
弟弟的心思吐谷浑一清二楚,他也不甘心久居人下。于是反驳了一番,最后说“今
当去汝于万里之外。”你不是烦我吗?那我走行不行。之后吐谷浑就率领本部西迁。鲜卑
汉子到底实诚些,慕容廆听说大哥负气出走,心中也颇为愧悔。于是派遣长史七那楼(
或曰史那楼冯)前去追赶致歉,请吐谷浑还乡。不过吐谷浑已经决心另开辟一番新天地
,对于老长史的挽留谦词谢绝。后来坚辞不过,于是吐谷浑说咱们听天由命吧,你们试
着把马匹往东赶,马要回去,我就回去。可是头马领着马群往东走出数百步后,忽然回
头向西,而且还“欻然悲鸣”,“声若颓山”。再试一次依然如此,老长史只好跪地长
叹天意啊天意。七那楼回去向慕容廆复命,慕容廆后悔不已,后来因为经常思念兄长,
他还作了一首《阿干歌》来纪念。当慕容廆的子孙建立了“大燕国”之后,《阿干歌》
就作为皇帝出巡或者祭祀宗庙时演奏的“鼓吹大曲”,俨然就是大燕国歌了。
吐谷浑西迁先到了阴山,不久又西移甘陇,渡过洮水,在羌族的故地建立了国家。
这时是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公元312年),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正在到来,
不过僻处西陲的吐谷浑并没感受到多少冲击,在北起甘松,南至白兰,东临洮河,西至
于阗的数千里疆域内,吐谷浑部落——该称为吐谷浑国了,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吐谷
浑本人活到了七十二岁,在当时是难得的高寿。并且还留下了六十个儿子(-_-#……真
是腐败啊!)。
继承吐谷浑事业的是他的长子吐延,在位十三年留下十二个儿子。因为和昂城羌族
首领姜聪争夺草场,被其用剑刺伤,伤重不治。临终前托孤大将纥拔泥,让他辅佐自己
十岁的长子叶延继位。叶延是个果敢的孩子,又有孝心。他练习射箭时总是扎个草人当
靶子,说那是姜聪。每当射中了就哭泣嚎啕。除了练习射箭,叶延还饱读《诗》《传》
,后来他宣称既然自己的曾祖父奕洛韩曾被封为昌黎公,那自己就是公孙之子。根据周
礼,公孙之子可以用王父的字为氏。所以把姓氏改为吐谷浑,放弃了原本的姓氏慕容。
不过显然中原的史家对他这种复古的举动不以为然,如新旧唐书等多数史书提到吐谷浑
王族依旧称他们是“慕容氏”。
慕容叶延——或者说吐谷浑叶延空有才略,可惜天不假年。在他方当壮盛的三十三
岁就去世了。其后继几代吐谷浑王,或父子相承,或兄终弟及,虽然也有王族政权的内
部纷争,但还没酿成什么大乱子。较之中原的战乱纷繁,算是比较太平了。传到叶延的
曾孙阿豺(《资治通鉴》作“阿柴”)致力于开疆拓土,吞并了相邻氐羌两族数千里的
地盘,成为陇西一带的强国。
然而阿豺并非夜郎自大之辈,他在垫江源头感叹百川归海,觉得自己是边塞小国,
应当有所归属。于是遣使南渡,向南朝宋少帝纳贡称臣。以边塞贫弱小国向强大的中原
政权臣服,是吐谷浑求存之道。但当时中原正是南北朝并立局面,吐谷浑哪方也得罪不
起,只有两面逢源,委曲求全的份。阿豺的同母异父兄弟慕瑰(鲜卑有兄死娶嫂之俗)
即位后,虽然有作为,有才干,但也是只能作为大国北魏的附庸。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平定大夏的战役中,慕瑰率骑兵三万伏击夏军,生擒大夏皇帝赫连定。拓跋焘自然是“
龙颜大悦”,欣喜之下,册封慕瑰为“大将军”、“西秦王”,并且把大夏的金城、枹
罕、陇西三地分封给慕瑰。另一方面,南朝的宋文帝为了拉拢吐谷浑,也加封慕瑰为征
西大将军,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一时间可以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其后两任吐谷浑王依旧奉行“双边”外交政策,两边讨好,两边都不得罪。可惜夹
缝求生之道终难长久,想始终脚踩两只船是不行的。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终于“醋劲大发
”,不能再容忍吐谷浑的不专一。以吐谷浑王拾寅向宋明帝进献珍兽为由,下诏讨伐吐
谷浑。
国小力微的吐谷浑根本无力抵挡北魏大军,拾寅部被赶到了白兰(吃过白兰瓜吗?
),损失驼马四十余万匹。眼看要收获的庄稼,也被北魏割去作牧草。作为一个游牧国
家,吐谷浑几近破产。那真是没吃没喝、揭不开锅,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任凭拾寅怎
么哀告,文成帝也不肯罢兵。直到其孙有名的孝文帝即位后看到吐谷浑部几乎衰落到和
丐帮差不多了,才下诏准许他们返回故地。依然在位的拾寅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再也不
敢和南朝私通款曲。吐谷浑乖乖作了北魏的忠实属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北魏蛮横
霸道,吐谷浑君主也只有受尽窝囊气。
好日子终于来了,北魏宣武帝元恪死后,秦州反叛,河西的朝贡路线被断绝,吐谷
浑借此摆脱了附庸地位,完全独立。拾寅的曾孙夸吕(或作吕夸)放弃北魏的封号,自
号为可汗。虽然吐谷浑是小国寡民,夸吕的政绩也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但他却创下一
个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君王也比不了的记录——从北魏宣武帝初年(公元500年)直到隋
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因病去世为止, 这位夸吕老爷子硬是当了九十二年可汗!
《北史》、《隋书》都说他活了一百二十多岁……除了各国神话传说时代的圣王,相信
罕有其匹。有句难听的骂人话“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夸吕似乎也真不懂的啥叫贻养天
年,一大把年纪了还火气旺盛。脾气暴戾得很,动不动就责杀部下,侵扰边城。而且还
屡废太子,很不得人心。话又说回来了,真当太子的,也不见得有这位老爷子经活。
受不了神经质老爹的王子们有十三位率领自己的部落降附了隋朝。连夸吕的太子可
博汗也因为害怕被废杀,而打算绑架父亲举国降隋。不过因隋文帝不赞成这种以子劫父
的忤逆之举而没实行。结果可博汗也真被夸吕杀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不死的老头。夸吕立的最后一位太子世伏终于熬到了
出头天,在开皇十一年父亲病死后继承了汗位。他一改夸吕与隋朝做对的政策,到长安
纳贡称臣,还打算把公主献给隋文帝。但出名怕老婆的杨坚同志并没有接受,反而在开
皇十六年把光化公主许配给世伏。可惜世伏无福消受,就在第二年吐谷浑的内乱中被杀
。世伏的弟弟允伏被拥立为王,他又向隋文帝请求迎娶大隋公主得到许可。没有哪本史
书说他娶的公主是谁,可能是出于避讳——按照鲜卑风俗,允伏可能娶了嫂子光化公主

虽说有甥舅之谊,可隋炀帝杨广却萌生了吞并吐谷浑之意。他扣留了到长安哭奠文
帝的外甥慕容顺(或作顺光),在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派黄门侍郎裴矩授意铁勒部落
侵袭吐谷浑。随后炀帝又派遣杨雄、宇文述大军出击吐谷浑。穷追猛打、围追堵截俘获
吐谷浑十万余众,牲畜三十余万头。吐谷浑故地,几乎尽入隋朝版图。允伏率残部逃奔
党项。慕容顺则长期留在炀帝身边陪王伴驾。
炀帝残暴失德,大隋朝很快盛极而衰。允伏趁着天下大乱又回了故地。隋炀帝死在
江都,一直在他身边的慕容顺随唐军到了长安。允伏以为唐效力平定凉州为条件,换回
了嫡子慕容顺。允伏颇有些不知好歹,当初几乎被隋朝灭国的教训不肯汲取,却又来招
惹大唐。唐太宗即位后,允伏派兵劫掠侵扰鄯州、兰州、廓州等地,招来了唐太宗派遣
名将李靖、侯君集大举讨伐。一直打到黄河源头,所谓“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
谷浑。”不过允伏据传是被其部众所杀,也有人说他是自缢而死。太子慕容顺斩了权臣
天柱王,举国降唐。
慕容顺久居长安,大唐君臣对他都颇为满意。唐太宗封他为郡王,还让他回国当可
汗。但慕容顺在中原浸染太久,各部大人不服,当被派来声援他的唐军撤走以后,他就
被杀害。他的幼子诺曷钵被拥立。大臣们趁机争权。唐太宗怕再出乱子,派兵声援诺曷
钵,又封他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在诺曷钵成年后,唐太宗把宗女
弘化公主嫁给了他。
经过几起几落,吐谷浑的国力已经颇为不济。而青藏高原的吐蕃则强盛兴起,在唐
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大举入侵吐谷浑。为了挽救大唐驸马,唐高宗派名将薛
仁贵出兵援助。别看评书里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实际这场仗却是打败了的。吐谷
浑王族后妃随唐军撤回凉州,自此吐谷浑被吐蕃吞并,再也没有复兴。
唐高宗本打算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就在凉州安置。但那里实在太荒芜了,群臣都
觉得那里难以立国,诺曷钵也一再要求举族内迁,所以吐谷浑宗族百姓被安置到了灵州
地界,筑城而居。高宗赐名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希望他们能安居乐业。可
惜过了几代,安乐州还是被吐蕃攻陷了。吐谷浑的族人再次内迁到山西晋南一带,说话
顺滑的山西老乡把“吐谷浑”叫成了“退浑”或者“吐浑”。而他们的后裔又被称为“
土人”、“土达”,也就是今天的土族。
慕容复就是吐谷浑王族的末裔了。虽然他被唐德宗加封了一大堆头衔,但在他死后
慕容家就不再有封爵,延绵了三百多年的吐谷浑王系就此香火断绝。到诺曷钵国破内迁
为止,吐谷浑共存世三百五十二年,传位十九君。而他们同姓旁支的燕国慕容王族,曾
如飓风一般刮过,如同流星一般闪耀,但却比他们早得多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前读《天龙八部》时,只道慕容博一心光复故国,才给儿子取名慕容复。却不知
真实的慕容复正是慕容家最后一位国王——虽然只是名义上的。这实在也是一种讽刺。
王权的荣耀,兵火的喧嚣,到头来却只是那位姑苏慕容在坟头的呓语。或者有机会到西
北旅行,还能通过土族的独特风俗,去遥想吐谷浑慕容家族被遗忘的时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